晚上忙完家事已经九点多了。略微挣扎了一下,还是走到客厅,拧上弓,擦好松香,抱起琴,装上弱音器。端端地坐在了椅子上。
和往常一样,拉了几遍空弦,开始练音阶。今天想练换弓。每到换弓的时候都十分小心,想要找到更加平顺干净的声音。反复在上下弓试了很久,一边回忆老师说的“让音量保持一致,运用小指来掌控方向的微小转换”,一边尝试不断调整换弓刹那的手型和控制力度,有几次连呼吸都屏住了,但总还是不太满意,转换时的声音有着太明显的痕迹。
于是暂时放弃,改去练高把位音阶。早在胡老师的第二节课,我刚拉到D大调音阶的时候,老师就让我在两个泛音的位置分别同步练习高把位音阶。刚开始十分艰难,手指按不到位,弓子走不平,声音艰涩难听。但坚持了一周以后,很快就得了好处。一个是不再惧怕高把位,打破了神秘感,身体和琴突然间就亲密了起来;另一个是对于右手的运弓突然有了很大的关注度和提升。因为右手如果不够细腻,高音区的声音真的会十二万分地难听。所以在高把位的运弓,后来常常是我自己感觉控制度最好的运弓区域。
在这个音域再次开始寻找换弓的感觉。首先找到的是上弓转下弓。弓根处的力度和方向控制总是比弓尖更好。在不断地体会转换中,突然抓到非常重要的“感觉”(好像只能用感觉这个词,但在心中,其实像是抓住了一道光线):之前一直在找“换弓”那一瞬间的转换,其实,所谓的转换平缓,就是指换弓前后的弓速、力度是一样的。那么,如果总是在寻找转换的一瞬间,那就真的会有转换的一瞬间……额,好吧,好像要成佛了……我想表达的意思是,真要无痕,其实是没有所谓“转”的那一个瞬间,也就是没有真正“停下来”转换的那一刻,而是一直保持等速的运动,只是弓子在运动中的某个时刻,极微小地离开弦,然后再极微小地落回来,而整个弓子的运行一直保持着。这很像是,书法里面的“笔断意连”,也像声乐和朗诵里面的“声断气不断”,舞蹈和瑜伽里面的极致伸展直至肢体远方的空气中,也大概是这个意思。不由得感叹中国字的巧妙,是“换弓”而非“转弓”,这转换之间,实在是有大区别呢。
体会到这一点,再去感受下弓转上弓,马上就有了很大的不用。虽然离圆润自如还差得很远,但已然是可以察觉的进步。体会到换弓的微妙,接着对于乐句之间的呼吸感,以及声音的干净程度,也有了新的触摸。
不觉已经是夜里十点半。美国的房子都是木制的,虽然有弱音器,也还是不隔音。仔细擦去弦上和琴板上的松香,恋恋不舍地把琴放回去。意犹未尽,好像有好的东西想要找到可以分享的人,于是再上百度和专业书去搜了“大提琴运弓”,那些文字,因为有了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体会,无比贴合满足。
这一晚,心中是欣喜的。这种可遇不可求的愉悦,可感受却很难用文字表达的神秘的激动,也许就是练琴者在无数看似枯燥的练习中,不为外人所知的“生命的蜜糖”吧。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的蜜糖。找到她,享受她。
澜的大提琴日记·换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