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用仪式感点亮孩子

用仪式感点亮孩子

作者: L_零落 | 来源:发表于2018-08-10 23:32 被阅读0次

       

用仪式感点亮孩子

        班主任工作往往被外界称作是摧残一位老师最有利的“武器”之一;每每开学之际对于班主任工作新教师们都望而却步。但今天梁岗老师让作为新教师的我们看到了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及新颖独特的管理方法赢得了教育界同仁们的认可,同时也赢得了家长们和孩子们的喜爱。

用仪式感点亮孩子

      今日梁岗老师(岗哥)和我们分享了他作为班主任的班级文化建设与班主任智慧,由于设备出现了临时故障,他用分贝不大的小蜜蜂站在一百多号人的大教室里娓娓道来。声音不大,后排的同学需要竖起耳朵才能清晰听到每一句话;这时我特意向后瞧了瞧,发现无论是前排的还是后排的同学都听得非常认真且专注;时而认真做笔记时而被幽默风趣的岗哥逗得开怀大笑……无论是哪一种学习姿态,我想底下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从岗哥身上汲取到了自己所需的力量与智慧。

用仪式感点亮孩子

      其中岗哥围绕“与学生共建一间不一样的教室”展开了详细的叙说;这不仅仅是他实践成功的案例,也有他基于探索、尝试阶段的一些真实事例后对教育做出的思考。他说:孩子教会了他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培养孩子求真求实。这一点我深表认同。他通过班级“最后一名的男孩”展开,向我们阐述了在模式化和套路下班级管理的成就感转化成恐惧愧疚后的启发和思考。任何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必须在了解孩子的前提下进行,否则以自己名义上为了孩子好,可能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教育中的道德绑架,所谓的以人为本也应是如此。其实这也是作为新手教师的我们很容易走向的误区之一;刚刚上任时,以为学习了解了很多教育界名师的优质教育教学方法和管理班级的方法;于是没有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就照葫芦画瓢运用到自己的班级管理中去,可最后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时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了解我的学生吗?我所谓的好方法真是适合我们班的学生吗?所以任何的教育班级管理方法都一样,我们必须以生为本,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想想这些方式方法是否符合自己班上孩子的情况。这是岗哥对教育的启迪,也将是我今后工作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用仪式感点亮孩子

        用仪式感点亮孩子,这是我的又一收获。无论是岗哥班级标识中的班名、班歌、班徽、班旗、班服、班级信物………还是班级的开班仪式,都让学生感受到了班集体所营造的氛围。他们在这样的氛围中自觉荣升为班集体的重要一员,时刻从班集体出发,为班集体着想。这是归属感!也是幸福感!我们常说:生活需要仪式感。其实教育何尝不是呢!因为仪式感更容易点亮孩子心中的那盏灯,且照着他一路前行。

用仪式感点亮孩子

        在教育路上愿做一个会思考的前行者,用仪式感让孩子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相关文章

  • 用仪式感点亮孩子

    班主任工作往往被外界称作是摧残一位老师最有利的“武器”之一;每每开学之际对于班主任工作新教师们都望...

  • 用仪式感点亮生活

    如果生活无趣,便如同一潭死水,每天平淡至极,就会错失了一个个本应该美好的瞬间,用仪式感生活添加点佐料,让生活变得有...

  • 用仪式点亮生活!

    今天,你举行仪式了吗? 起床的时候,用卫生间的时候,早餐的时候, 工作的路上,或与爱人告别的时候? “最好还是在原...

  • 为什么带孩子好好过年,是对Ta最好的教育?

    用仪式感,把眼前苟且绘作田园牧歌图; 用仪式感,把柴米油盐煮出人间烟火气; 用仪式感,把平凡日子染成生活的底色; ...

  • 我的消费进化

    太多灰头土脸的日子 被一次次仪式感的消费点亮

  • 生活需要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 没有仪式感的生活, 犹如行尸走肉! 现在的生活,最需要的就是仪式感 例如:孩子之间的仪式感 每天...

  • 怎样让生活充满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教育也需要仪式感。在仪式感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更加有安全感、存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仪式感会让孩...

  • 仪式感,点亮平凡的日子

    临近圣诞节,德国小城人家的窗户上点亮了圣诞灯火;窗前悬挂着圣诞五星;圣诞之星鲜花…… 德国邻居布琳达的生日在圣诞节...

  • 生活需要被仪式感点亮

    村上春树说:“仪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仪式感提醒我们生活之外, 还有诗意.” 知乎上一个心理学研究者从心理学的角度上...

  • 仪式感

    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养不出幸福的孩子,原因有三:一是有仪式感,让孩子更有幸福感:二是有仪式感,是给孩子最好的富养;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仪式感点亮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lr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