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一位读书人提过,很多年前,余华的《活着》在香港出版的时候,卖了大概是八万本(数字未必准确)。
当时的一个业界同行提过,这数虽然跟内地的“三四十万”没法比,却在香港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数字,因为,香港人已经丧失了阅读一本三十万字书的能力。
看电影也是如此,一部好的电影,即使是一部好的商业电影,起码也得有一个多小时的长度。电影解说却不同,无论是文字版还是视频版,几乎没有一个多小时长度的解说。
因此,电影解说的短时性更切合当下人的观看心理。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电影解说是直接迎合了观众的心理。
这种迎合不是价值观的迎合,不是说作者去猜观众想听到什么话,而是这些作者们有意无意地知道,观众看到多少分钟的时候,就会烦了。于是诞生了这类短视频,在你没烦的时候,解说就已经结束了。
除了短时性之外,解说的易懂性也更让观众容易接受。
某种角度来说,解说相当于是掺杂了解说者观点的故事大纲,大纲当然比完整的故事更易懂,更不需要观众动脑子。
举个例子,我曾读过一部网络小说,印象很深刻的是这句话“总之,这个王爷就是很厉害。”
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我还从没见过这么可爱的作者。她前面用了好几段,试图让读者得出结论——王爷很厉害,结果可能她自己也怕读者读不出来,于是直接告诉读者——我想让你知道,王爷很厉害。
这背后,固然能够反映出网络作家的通病——表达手段不够丰富、技术有欠缺,却也在某方面体现了许多读者的问题——可能有些人更愿意听“王爷很厉害”,更愿意听直白的“我爱你”,而不再有这个耐心去通过好几段甚至好几篇文字去得出“王爷很厉害”的结论,不再有耐心去解读“我不爱你”背后的潜台词。
电影也是如此。电影表现人物、表达内容的方式的多样性不亚于小说,例如通过配乐去烘托气氛,通过演员的肢体去表现人物心理。
问题是,对某些观众而言,这种节奏太慢了。而解说直接打破了这种慢节奏的传达方式,告诉你——解说者读出了什么。因而,电影解说更易接受。
除这两点之外,还有一点是电影所没有的,就是互动性/交流性。
我们知道,电影跟小说,本质上还是属于艺术的范畴。艺术的某个特点是,当你看完之后,你也不知道自己感受的对不对。很多观众是不喜欢这种未知感的,他们需要有人肯定自己的观点,哪怕只有一个。而解说则选择了一种更为直接的交流方式,它更像两个人在对话。而不是像艺术那样,隔了一层膜。
倘若有兴趣,欢迎关注公众号:念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