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自由写作群第十六期 第二篇
2018.3.2元宵节 成都 晴
文/图:六月
我决定任凭自由联想来写作,让思想链天马行空,让笔触完全跟随心之流,让如此的写作成为冥想。
我对于自己的总能捕捉事物实质与内涵的特质颇以为然,所以,我自认为在心灵成长的路上不会迷失,不会走偏,至少不会太偏。之所以,我今天才会在这里不停地写字吧,才会遇到心灵自由平台。
前两年开始学奇迹课程,其中也反复说到“形式与内涵”。我深感庆幸,不曾为哪些灵性美化或灵性逃避的物化形式所蒙住双眼。
每当这样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高中时的化学老师,我总认为,他的授课对我的这个特质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那时是蛮年轻的,三十出头吧,用我的话来说,长得挺“世俗”的。果不其然,到高二就听说他还在外面开着一家火锅店。
虽然如此,我那时竟然没有“嫌弃”过的他的“世俗”,现在想起来,倒是很出乎我的意料。
他讲课总是反复强调一件事情:“看事物要看本质”。比如,学有机化学阶段,总会有一些这样的题目:A物质加B物质,放在C溶液里,会生成什么物质?同学们往往会犯错,只知其一,而忽略溶液环境中的各种有机离子。
他每次都会在点评时说着这句话,敲着黑板:“看本质,不要被表象迷惑!”
现在想起来,这句话于我是振聋发聩的,犹如禅宗话头。也许我那时听到的,就不是关于那些化学题目,而是关于生命的实相。
他,并非禅师。高中时的我,也并非修行者。
而这句话,却一直深藏我心。
此语激荡二十多载,此人亦留在了我的生命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