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收拾了一下脏乱差一个星期的寝室,终于又回到了看起来顺眼的状态了。打开电脑,记录一下拖延两天的交谈反思:
从“哇~”的一声,啼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开始不停的选择、学习。据“依恋模式”所说,父母一开始对待我们的态度,很大程度影响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判断——这个世界究竟是爱我(自信,强势)?害我(自卑,弱势)?慢慢的,我在成长,开始在父母的保护伞下与其他小朋友打交道,先天形成的性格在此便成了循环的起点:弱势的小朋友被欺负,更加寻求父母的保护(至于父母的作为,又一次分化了原有的群体);同理于强势的小朋友。
紧接着,上学了。我们第一次开始作为一个个独立的小个体(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登上了中国教育的舞台。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专本硕学生毕业之后,专业对口率如此低,为什么还要在高考之后分专业,正儿八经的去学习呢。再或者说,既然要分专业,为什么十二年的大学前教育是基础文化教育呢。究竟,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学习有没有用呢。我的理解大概是这样的:首先,必须肯定这坑嗲的寒窗苦读,不说它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这个副产品般存在的原因,我认为,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学习是为大学、甚至走上社会起到铺垫作用的。比起HR一轮一轮的面试删选,十二年时间就像沉浸浑浊的浊液一样,不同学习能力的人从小学一年级的同一起跑线,逐渐分离到不同的层次之上。回头来看,我想高考,与其说是考每个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如说考察孩子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在各种不同不公平环境下的学习能力)。虽然,很遗憾这场本属于孩子们的角斗,现在演变成了家庭之间的角逐。
我相信短短四年大学期间就想为未来三四十年的奋斗打基础(此处的基础为开端的意思),似乎不现实。人生呢,很有趣——就像“第六个馅饼才能吃饱”的笑话。十二年的学习就是之前的五个馅饼,不同的分数水平在大方向还是能够说明这个孩子十二年的学习能力。
平等不意味着公正大学中,成绩自然就不再是判断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了。被放养的大学生们会参加各种社团、学生会、以及各种妈妈小时候禁止的各种比赛,当然还有伴随荷尔蒙的恋爱。习惯了十二年的唯一标准被打破了,大家开始惊慌,各显神通了。或许,混得的各种职务越多、得到的权力越大,被更多的人认可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或许,参加的比赛越多,获得的奖项越多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或许,有一个心爱的她&他能跟我一起幸福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或许......大学的评判标准就已经数不胜数了,工作中的人们会遇到更加多的标准以及选择改变自己的权力。
这就像一副树状图,高考前,唯一标准就是成绩,于是人们无论较劲过程(学习能力的提升)还是在意结果的瞄准成绩(书呆子式的学习)不断努力。把越来越不值钱的大学上了以后,钱、权、名、颜值等还算是表层,数得过来的标准来衡量。等到工作以后,对工作内容,环境,人内心balabala的各种深层次的标准,多个维度的衡量着一个人的能力。
而每个人都想RGP游戏里的人物一样,头顶悬挂着时间的巨轮(爱情的巨轮我就不知道有木有了),相同的时间就像一样多的技能点。优于一方面的同时必然劣于一方面,怪才、天才很多是把技能点选择在一个方面加满,所以人们在赞赏他的时候,总有人可以批判他。同时社会也是多维度的,谁不知道自己遇到的情况需要一个法师还是刺客最有利于解决现在的情况。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力,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早已注定,不要不满抱怨,你羡慕的人也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羡慕着另一个人。唯一的变数,我想——那就是学习吧。不是学习了多少的知识——当然,那也是储备——而是学习能力有多强,愿意学习、改变的人才能应付各种危机。不过,太善于改变的人也会迷失自我。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力,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早已注定。
choos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