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虔诚佛前拜,妄念一生保平安。
佛若能满众人愿,世间何苦两相难?
波若心经日日念,不如行善每一天。
广济苍生布良善,福寿安康自在先。
初见今日诗社的图,有些抵触,因为我不懂佛之法,怕是说错言语恐人笑话,在佛祖面前失了礼数。于是先浏览其他诗友的文字 。
边读边思忖感悟着一个问题,为什么如今那么多的人信佛?尤其前些年很多的生意人,当官之人喜欢拜佛求个升官发财。或者生活不顺遂者喜欢拜个佛算个命求个平安顺意。
起初我是不屑很多人信佛的做法的,以为他们都是只为己愿私心而去上香敬奉佛祖,念经保自己平安的 。故我也是不信任何牛鬼蛇神的教法,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实践也告诉我,其实人若常怀感恩之念,周边多行善念之举,做事尊天道,守天理,无私邪之欲,其实你的人生还是会一帆风顺的。
后来也是因为发现周围的人所谓信佛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便产生了好奇心,听一听佛学之道。感觉期间讲述的道理也是很能与我的思想达成共识。于是觉得佛在我眼里只是作为一门学科存在就很好了。我可以知佛理导其心引其行。在聆听这些知识道理的同时,恰恰是把自己的一颗心拿出来做着对照。佛理与我完全是用来修正自己的工具。
前段时间因为对西游记的创作产生疑惑,便顺便学习了纪录片玄奘西行记。让我知道了佛教还有大乘小乘之分。
一、思想不同
1、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核心思想之一是菩萨思想,宣扬修佛之人要立下弘誓,救度一切众生早脱生死轮回苦海,甚至自己未曾得度也可救度其他人修证比自己果位高的成就。
2、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是以知我完善和解脱为宗旨,讲究自己成就阿罗汉的最高果位,他们认为众生不可能通过自我修证成佛,佛只能是唯一的,就是释迦牟尼佛。
二、主张不同
1、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注重信仰和实践结合,形式灵活多样,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教义上追求“人法两空”,认为一切客观事物都可以修证为“空”,所谓“缘起性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质实体,皆是虚幻假象而已。
2、小乘佛教: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虽然否定个人的主观精神,认为是空的,但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却不彻底,一部分小乘佛教教义承认事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有“极微”的存在,带有一定的唯物思想倾向。
一段定义下来,忽然觉得有些像哲学领域里的知识,完全靠悟,是门心学。我这样的凡夫俗子还真是修得不来,我还是贪恋人间繁花似锦的生活。
我也很敬佩玄奘本人,聪明智慧,坚毅执着,一生历尽千险,为了印度留学,西行一路19年,最终学成归来,传经讲道,心怀苍生,普渡教化众生,渡人平安。他是爱国的,爱民的,属于人民公仆的形象。所以他的名字享誉国内外,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
也改变了我最初狭隘的想法,以为出家之人 必是为了躲避红尘苦难,而逃避现实的一种做法。其实那些修行得法之人都是心怀大爱之人,他们愿意为众生解除苦难,指引方向。
为此那些家中摆尊佛像,燃上几柱香火,求财求官求己顺的行为更为我所不耻了。经商之人不坑蒙拐骗,以诚待客自然财源滚滚,为官之人不贪财枉法,为民办人事自然会平安升迁,普通百姓不奸不藏,心底无私自然生活顺遂平安。又何须将希望寄托给别人帮助自己还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