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写人生训练营
简单5招 让你轻松get到读书的乐趣

简单5招 让你轻松get到读书的乐趣

作者: 乐小馨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14:41 被阅读2次
    月光下的读书少年

    记得小时候上学那会,大人们都忙着自己的事不怎么管我们。做完作业后的空闲时间都怎么打发呢?除了看动画片或者和小伙伴一起出去玩,最令我难忘的记忆还有在同学家我们坐在小板凳上人手一本童话书如饥似渴的读着。

    那个时候,书并不多,我们却利用“交换读书”的方式几乎看遍了身边所有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系列书。对于偶然从亲戚、邻居、同学家借来的书我们都会特别的珍惜,每一次翻开书本都小心翼翼的,担心把书弄坏了,又担心借书人会不会马上就来要求还书,所以恨不能什么事都不干了一天之内务必把它读完。有时候竟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忘记了回家吃饭。

    你有没有过相似的经历?看到一本新书就像得到了一个宝物一般倍加珍惜、全然沉醉在书中的情节里,看书看得舍不得放手?

    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阅读是一件多么快乐而美好的事,为什么长大之后,我们就不爱读了甚至很少读书了呢?

    有调查数据显示,当今的大学生除了读学校的教材以应付考试之外,几乎很少读书。忙忙碌碌的职场人士更是以没时间为由,再难拿起一本书静心品读。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出改变,才能重新找回小时候读书的心境、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与美妙呢?

    最近在看一本书《快速阅读术》,它的作者印南敦史是一位一年阅读700本书撰写700篇书评的专业书评人。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就是他让我们不要忘记13岁时读书的心境,快速阅读的关键不是去做“眼动训练”、“快速翻页”这样的技巧训练,而是去享受阅读,改变固有的阅读理念,把读书这件看似“劳心费神”的事变成一件轻松愉快的乐事。

    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像是一份提案,一份关于“终身快乐阅读”的提案。这份提案回答了那些找不到读书乐趣的阅读者的困惑,通过5个小方案,帮助他们找回读书的初心找回儿时看书的心境,get到读书带给我们最初的快乐与感动。

    1.撕掉不爱读的标签

    本书的作者印南敦史曾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慢读者,看一页书需要5分钟。9岁时一次严重的事故让他给自己贴上了“自己的脑子摔坏了”、“读写能力下降了”、“不再擅长阅读”这样的标签。其实这些都只是他的执念与错觉,自己的阅读速度与之前相比,其实并没有什么变化。

    一位印度工程师曾写过一篇红遍网络的爆款文《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他在文中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中国人都在打电话或玩手机?没有人看书!一个本有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现在的国民却难以安坐下来读一本书。

    越来越多的人无形之中给自己贴上了诸如“不爱读书”、“读不进去书”、“脑子不好看不懂书”这样的标签。

    殊不知,给自己贴标签会让自己更自卑,同时又会让自己困于标签之内安于现状不再作出改变。我们为什么不能向印南敦史学习呢?勇敢的撕掉这些自我否定的标签,摆脱标签带来的束缚,重新审视阅读,找回阅读的主动权与乐趣。如今的他为了撰写书评,一件能够以平均20-30分钟读完一本书了,再也不是曾经那个自卑苦恼的小男孩了。就像印南敦史说的那样:“只要摘去无意之中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你就会有机会发现一个能够随心阅读的自己”。

    这样的感觉是不是很酷?而且收获这个发现,并不是难事,当你放下执念,你甚至可能会轻松邂逅快乐阅读的真谛。

    2.像听音乐那样去看书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阅读”变成了一项沉重的作业和任务。学生们看名著读美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大人们一提到看书往往也会紧皱眉头,觉得读书“麻烦”、“痛苦”。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把读书当成一种负担、非得一本正经的学习呢?

    阅读,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是该用来享受的,就像音乐一样。我们听音乐时是一种很自然、很放松的状态,等待音乐流淌进自己的耳中、心底。阅读也可以像听音乐那样,随时随地以放松的姿态,在轻松的环境里,自由自在的翻读一本书。这就是作者在本书中着重提倡的“流水式阅读”理念,即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便有意义。

    与之相反的读书理念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固守的传统阅读模式——“存储式阅读”。持有这种阅读理念的人大多会被“仔细阅读”的魔咒套牢,逐字逐句地对书本内容进行阅读,并企图记忆全部内容。

    然而这样只会让书越读越慢,越读越累,越读越记不住。反而不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尽快让书里的内容“流入”自己的脑海。这样一来,不仅阅读速度提高了,一些并没有刻意记忆的内容反而留在了记忆的某个角落,阅读体验也变得更愉悦和享受了。

    3.放下读书的目的

    相信我们翻开一本书时都会有这样的一个念头“得好好读书 有所收获”。现在的我们读书总会带着这样或那样的目的,总想着要读那些有用的书,从书中得到什么。

    印南敦史认为“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而读书”这种想法本身就很无聊。如果以这种心态去读书,我们还能够享受阅读的过程吗?

    有些家长非常反对自己的孩子去看那些对于学习没有直接益处的“无用之书”。如果非要带着某个“功利目的”去看书,学生只能看用于提高成绩的教科书,职场人士只能看用于提升工作技能的专业书,那么读书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百度阅读曾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推出一系列宣传海报,其中2幅海报特别打动我。第一个文案是这样写的:“忘我工作,偶尔在爱情故事里打个盹”配图是办公室一角,疲惫工作的职场人士旁边坐着一位身穿洁白婚纱看着爱情小说的姑娘;第二个文案是“过着小日子,在武侠故事里领略大将风范”配图是公园里幸福的一家三口旁边有一位身着古代将军服饰的奶爸一边推着婴儿车一边看着武侠小说。

    如果以“功利之心”看待阅读这件事,那么看爱情故事、武侠小说这些有用吗?为什么还是会有那么多人喜欢、热爱着?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在闲暇之余,坚持着阅读这件小事,用阅读为自己点亮一盏灯,照亮内心的快乐与丰盛。

    曾任盛大文学的总裁、起点中文网的CEO吴文辉先生说:“读书不能过于功利,应该追求更真更善更美的东西,这才是读书的真正要义所在。”当我们放下读书的目的,轻装上阵,更容易收获阅读的快乐。

    4.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金庸老先生对于年轻人有过这样一段劝告:“希望你们养成读书的习惯,从读书中找到乐趣,这个乐趣是人家剥夺不了的。而且你遇到任何挫折,有个习惯是读书的话,什么失败什么挫折,都看不在眼,不放在心上,而且永远觉得一生很快乐。”

    本书的作者印南敦史也说“有书相伴的生活,比起没有,要更加快乐”

    有书陪伴的每一天都是充实而快乐的。即使,你每一天只是看书10分钟,在地铁里、上班路上、等餐时间、临睡前,把碎片化时间交给阅读,你就是快乐的。

    印南敦史建议大家可以固定一个时间段及阅读的情境,比如每天在头脑清醒的早晨固定在家的某个地方,用一杯咖啡或者播放喜爱的音乐来开始每一天的阅读。这样更容易让大脑产生“习惯的错觉”,也更易于养成生活规律。

    当你长期坚持去做一件事情,慢慢的你的身体也会上瘾的。什么时候你发现自己越看书越想看书,越觉得书有意思,每天不看书就像不刷牙不吃饭那样难受时,你才能真正发现阅读的乐趣,阅读才算是真正融入到了你的生活中,成为了你最亲密而忠诚的朋友。

    5.保持13岁时读书的心境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13岁时看书是一种怎样的心境?有没有我在文章开头描述过的那种感觉?12-14岁左右的我们正值小学到初中的阶段,是人生中最敏感多思的时期。那个阶段的我们知识面有限、经济条件有限,无论看到什么书,都觉得很新鲜,既兴奋又珍惜,迫不及待的想要尽快把书看完。

    相信有不少人也曾在年少时有着这样的经历:把课外书藏在课本下面或者抽屉里趁老师不注意偷偷读着,晚上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着借来的故事书、侦探小说......在那些旁若无人、痴迷专注的时刻里,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享受和快乐。本书的作者印南敦史也是在那个时期接触到了至今对于他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意义的音乐、书籍、绘画。

    然而10年之后,你再看书时还会有这样纯净如水一般的心境吗?印南敦史说:“如果我们能够保持这样的心境,那么,无论年龄或阅历如何,我们一生都能遇见令自己感受的书籍。”诚哉斯言!如果我们能保有一颗小学生或者青春期阅读时的初心,对待每一本书就像是对待一只马上要张开翅膀飞走的小鸟一样珍惜珍视,那么我们就能够找到读书带给我们最初的快乐与感动。

    “读到喜欢的书一天的心情都会很好”,你有多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阅读其实也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它赐予了我们内心的平和与健康。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阅读是我们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是迷茫暗夜里的一束亮光,是怦然心动直击内心的小确幸。

    阅读,更是一生的功夫,是值得享受一生的事情。如果我们把读书当成一种负担,读书时不快乐,不享受,无法体会到阅读的乐趣,那怎么能把这件事坚持一辈子呢?我们唯有从内心出发,改变阅读的心境,找到阅读的乐趣,才能为我们的终身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石。愿我们都能在书籍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慰藉与快乐,保持一颗阅读的初心,成为一名快乐的终身阅读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单5招 让你轻松get到读书的乐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tn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