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阳明《传习录》下265——圣人品质辨析

王阳明《传习录》下265——圣人品质辨析

作者: 无住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5-21 10:11 被阅读0次

    265

    原文直解

    问:“孟子‘巧、力、圣、智’之说,朱子云‘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何如?”
    先生曰:“三子固有力,亦有巧。巧、力实非两事,巧亦只在用力处,力而不巧,亦是徒力。三子譬如射:一能步箭,一能马箭,一能远箭。他射得到俱谓之力,中处俱可谓之巧。但步不能马,马不能远,各有所长,便是才力分限有不同处。孔子则三者皆长。然孔子之和只到得柳下惠而极,清只到得伯夷而极,任只到得伊尹而极,何曾加得些子?若谓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则其力反过孔子了。巧、力只是发明圣、知之义,若识得圣、知本体是何物,便自了然。”

    【直解】《孟子·万章篇下》孟子说“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伯夷是政治清明就出来做事,世道昏暗就归隐山林,因清纯高洁至极而为圣人;伊尹是治世则行道济时,乱世则拨乱反正,以天下为己任,因而被称为圣人;柳下惠是和光通俗、旷然有度,因而被称为圣人;这三个人都是在某一个方面突出,而孔子则是三者兼备,当清则清,当和则和,当任则任,孔子是因时而处,所以孟子说孔子是圣之时者。孔子是集清、任、和于一体而能因时运用的集大成者。孔子可谓智圣兼备,智好比是巧,圣好比是力。就像射箭,能射到百步之外,是因为力量,能射中,不由于力量,而是由于技巧。
    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注解这一章说:“三子则力有余而巧不足。是以一节虽至于圣,而智不足以及乎时中也。”
    朱熹认为伯夷、伊尹、柳下惠三人力有余而巧不足,有一个品德达到圣人的境界,但是智慧不足以因时而运用。
    有人就孟子的说法和朱熹的注解请教先生。
    先生回答说:“伯夷、伊尹、柳下惠三人既有力,又有巧。巧和力实际上并非是两个事,巧也是巧在用力之处,有力而不巧,也是白用力。譬如射箭:一个能步行射箭,一个能骑马射箭,一个能在远处射箭。他们能射的到都可以称为有力,能中都可以称为巧。但是步射的不能骑射,骑射的不能远射,各有所长,是才力发挥的领域不同。孔子则是三种都擅长。然而孔子的‘和’以柳下惠为极限,‘清’以伯夷为极限,任以伊尹为极限,何曾在他们三人上面有所增加?如果说他们三人是力有余而巧不足,那就是说他们的力都超过孔子了。巧、力这些词只是为了阐发圣和智的意思,如果能明白圣、智的本体,就自然明了了。”

    笔记

    力、巧、清、任、和等都是为了说明圣人的品质。我们学者只需用功光明良知,自然能体会到圣人的心体,无需在文字上做过多的辨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传习录》下265——圣人品质辨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uh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