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隔一段时间妈妈就会帮我掏耳朵,让我从柜子拿来耳勺,她会拿张小塑料板凳坐在我们家客厅中央最亮的地方,我将我的整个头侧趴在她的大腿上,整个身子侧着半坐在地板上。她一只手抓着我的耳朵往光亮处看,一只手拿着耳勺在我的耳朵里一点一点往外掏。说实话,妈妈掏耳朵有点痛,因为掏得十分仔细,所以那时候每次掏耳朵的过程中我都会喊:"好痛,好痛。"我妈这时会有点生气的跟我讲:"掏耳朵不得掏得干净点?就是因为掏得干净,所以才痛的。不然不掏了?"我一般会回答不要。
长大后,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一是已经大了不好意思,二是在外读书也没什么时间待在家里,跟家里人相处的时间少便也没这样的机会。其实妈妈不懂那是年幼的我为数不多可以跟她撒娇的时候,小孩子很多时候会喊话都是因为希望得到关注。
而那时候的我也是如此的,年幼缺少关注却也不知如何表达自己,导致最后的结局往往是糊涂收尾。那时爸爸妈妈都是普通职工,加上家里又穷我们姐弟一直是被放养的。
跟大多数贫穷的家庭一样,父母若牺牲时间陪孩子就会少了工作时间,而这对于一个处处需要金钱支撑来养育孩子的家庭无疑是不切实际的。所以,爸妈陪伴我们的时间特别少,少到几乎没有。如果说那时候的我们跟留守儿童有什么区别的话,大抵是可以在三餐的时候见到回来煮饭和吃饭的父母。
说我们心里没有抱怨的话都是假话,有时也会埋怨父母既没能给予我们很多的爱与陪伴,同时又没能提供绰绰有余的金钱,让我们也在生活中渐渐变得如此的平庸。可每见到他们吃完饭匆匆忙忙赶去上班的身影,这些想法又烟消云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总是这样的细碎反复。
我们家的孩子都是九五后,大概在我们三四岁的时候爸妈攒了几千块给家里买了台电视机,小小的我们可以就那样看着电视看一天不需要爸妈带。那时候因为婆媳矛盾奶奶没有帮着带过我们,我们都是妈妈自己带到大的,边带边工作。因为要呆在家里带孩子,妈妈没有办法出去上班,可是家里靠爸爸一个人的工资又支撑不过来,妈妈只能在家里附近找到可以带回家做的手工活。
现在说起那段时光妈妈都还是会不由自主的心酸,她说那时,看着我们在床上哭闹着,她却不能放下手上赶着要的活来抱抱我们。而后错过那段懵懂的成长时光,几乎没什么机会可以拥抱我们了。没办法,中国人骨子里的含蓄是从古至今的。
因为爸妈照顾我们的时间不多,所以我们姐弟青春期的时候也几乎是我们家人关系最僵硬的时候。长期以来并不亲密的亲子关系因为青春期的叛逆又蒙上一层冷漠的冰霜。而现在都懂事了的我们开始理解父母,接纳并不像小时候想象中那么伟岸的他们,父母也开始尝试了解我们的世界,用他们笨拙的方法去接近我们。
这世上,无论是什么关系,要融洽相处总是要双方都相互付出,这是我们家用十几年悟出的道理。
现在有时跟妈妈打电话或者聊天,我也总会提到这件事。大抵,在我的心中再没有人能把我的耳朵掏得那样干净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