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底我在歙县家中过暑假,有幸认识了家乡坑口乡芳坑江氏茶商家族文书守护人江怡秱老先生,约定有一天一定去他家看看他珍藏的那些珍贵材料。
2009年2月底的一天,母亲陪我去坑口乡芳坑村探望了江老先生,还在他们家洁净而敞亮的祖屋里住了一晚。没有想到分别两年之后,江老先生竟然撒手人寰了。回想那时他的音容笑貌,书画字迹,都还历历在目,怎能不叫人扼腕叹息呢?
还记得去他家那天,江老先生先在新安江轮渡边等待我们的车来,一等就是一早上,实在等不急,就先回家去了。因为车次的问题,我们到达的比较晚,他又安排他夫人来江边来接我们。一到他家,江老先生就满脸骄傲地向我介绍,清中叶至清末其祖上江耀华的江氏茶庄就开到了屯溪、广州、上海等地,而且外销海外的洋庄茶也是江耀华首先着手经营的,铜制茶庄大印至今还在家中珍藏。我也曾沿着木梯跟着他爬上高高的阁楼,他满怀信任地让我查看文件柜里分类装好的江耀华与各地徽商的往来书信、婚书、分家文书等多种文书,还有一角里各种样式的锡制茶箱都向我一一展示过。经他允许我得以翻阅楼上那一箱厚厚的账簿。他还教我认识帐目上古代数字的特殊写法,还多次对我母亲夸奖我的耐性。获此夸赞,我才能安下心来独自坐于阁楼之上抄录账簿的书目和各类文书的目录。第二天走的时候,江老先生和他夫人冒雨从他们家一路把我和母亲送过轮渡,再送上回县城的汽车,还一直站在路边挥手,嘴里还喊着:“一定要再来啊。”我也擦拭着车上被雨水打湿的窗玻璃,反复挥着手,频频答应着他们。
没想到回到上海以后,再也没有时间回去看他们了。期间也只有零星的电话沟通,江老先生多次邀请我再次去他家翻阅文书,我因学位的个人事务缠身无法脱身,几次电话只得匆匆了断,原来预想的与江老先生的合作计划全部都被迫停止了,让人很是怅惘。
我想,现在唯一可以做的事情是帮助江老先生完成他的遗愿,着手全面保护、出版和研究歙县芳坑江氏茶商家族文书。因为此种文书已经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列,开发在即啊。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对得起江怡秱老先生对古徽州文书忠实守护的一片拳拳之心!
原作于 2012-03-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