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尖高手改变思维。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提到:决定人与人之间差异的,不是天赋,不是勤奋程度,而是思维模式。一个人的思维层次,就是他的人生上限。
今天给大家分享三种智者思维,养成之后也许会帮助大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①蚊子思维
一滴雨的重量大约是一只蚊子的50倍。
再加上下落时的加速度,它对于蚊子的冲击力,不亚于一辆重型大巴车全速撞到人身上。
那为什么下雨天,大多数蚊子能够安然无恙呢?
美国一位教授用高速摄像机拍下了蚊子在雨中逃生的场景:
当雨滴打在蚊子的翅膀和腿部时,蚊子会被向击中那侧倾斜,然后侧身翻滚让雨滴从身侧滑落。
蚊子身上布满了疏水的材料,就像荷叶一样,所以只要伸胳膊腿儿,就能优雅地脱身。
而当雨滴直接击中蚊子时,蚊子会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后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雨滴再重,蚊子都能逃出生天,就是因为它能随着环境和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
这也印证了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提到的观点:
“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快速反应的。”
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鲁夫曾提出过“十倍速变化理论”:外界变化永远要比我们预料到的,快10倍。
不信你看,有多少看似稳定的铁饭碗,已经被变化摔了个粉碎,多少曾经风光无限的工作,正在被AI所取代。
时代的潮水奔涌向前,想要立身安稳,不妨学学雨中的蚊子,主动拥抱变化。
人只有主动改变自己,才能在不确定中拥有确定性。
②弹孔思维
二战时期,哥伦比亚大学有个统计研究小组,负责为战时的美国分析数据,制定最优战略。
美国不希望自己的飞机被敌军击落,要给飞机外层加盔甲,但这存在一个矛盾:
盔甲覆盖不足,就会导致防御不足,盔甲过多则会影响飞机的灵活性,依然会导致防御不足。
如何找到一个最优解呢?
在整理各项数据后,军方发现飞机不同部位留有的弹孔的数量不一样。
他们认为,如果不能全部加盔甲,那盔甲就应该加在飞机受攻击概率最高的地方。
乍听上去,好像完全正确。
但数学天才瓦尔德却提出了反对意见:盔甲应该加在弹孔最少的地方,也就是飞机的引擎。
瓦尔德解释说,从概率上看飞机各个部位受到攻击的可能性是均等的。但为什么在引擎上留有的弹孔数量远远少于其他的部位呢?
他猜测那些“消失的弹孔”都在未能返航的飞机上。
许多飞机在机身被打得千疮百孔时仍然能够返航,可一旦引擎受损,飞机可能就回不来了。
就像是军队医院病房里,腿部中弹的病人比胸部中弹的病人要多得多。
这显然不是因为腿部更容易中弹,而是因为胸部中弹的人都死了。
普通人只能看见受伤的飞机,但顶级的牛人看见的是“消失的弹孔”,其差距就在于概率思维。
拥有概率思维的人,往往能做出更正确的决策。
查理·芒格曾将自己投资的智慧比喻为钓鱼。
钓鱼的第一条规则是,在有鱼的地方钓鱼。
钓鱼的第二条规则是,请记住第一条规则。
我们这一生所面临的问题,无非三个: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要重复做什么?
概率思维让我们明白: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情需要长期做。
③还书思维
20世纪90年代,大英图书馆要从伦敦的旧馆搬迁到圣潘克拉斯新馆去。
旧馆藏书有1300多万册,据估算搬家费高达350万英镑。
如果你是馆长,能想到什么办法,降低工程预算?
雇佣更便宜的工人?降低运输成本?但在巨大的工程量面前,种种方案似乎都是杯水车薪。
一位年轻的图书管理员找到馆长,对他说:“我有办法,而且只要给我150万英镑就可以了。”
第二天,年轻人在报纸上刊登出了这样一条消息:
自即日起,大英图书馆免费、无限量向广大市民开放借阅,但因图书馆迁址,请借阅者把书还到指定新馆。
年轻人将“搬书”的固有思维,转化为“还书”的思维模式。
花了不超过原预算一个零头的成本,就完成了90%的搬迁工作。
思维的杠杆就是如此之强大。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思维是一堵墙,世界就在墙的另一边。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绝路,能挡住你的只有你的固化思维。
遇到问题走进死胡同的时候,不妨掉个头,说不定就能走到柳暗花明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