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最新一期的《奇葩大会》,在奇葩大会的节目里,听到武志红老师关于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人格及性格的形成的深刻破坏力的阐述,产生了极大的颤抖般的认同感,立马在当当上买了回来。果然,我放肆的流着泪,看了第四章的内容。
第四章的标题是:中国式家庭。
近年来,"原生家庭"这个词越来越被广泛提及,而一旦提及原生家庭这个词,大多数人的脑海里联想到的都是不好的事情。当我们提及原生家庭时,想到的多数是原生家庭对我们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伤害及同年阴影。看了武志红老师的第四章,我才明白,其实所谓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所产生的影响,与中国在几千年来的伦理道德体系所产生的中国式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本章第一节的第一句话是:存在即被感知。(美国心理学家莱茵)
看到这句话时,我几乎是泪奔。
童年的种种回忆像洪水猛兽般瞬间冲匮我的脑海,童年时期所遭受的一幕幕像电影播放般在我的脑海播放。
我童年的感受,似乎从未未被感知过。即便在后来成长的过程中,我也未觉得自己的感受能被别人感知。原来,这就是我一直自卑的原因。
存在=被感知,那么,不存在感,就源于内在自我感受没有被感知。有三种常见的的情况:忽视、双重矛盾和僵尸化。
这三种情况都是父母在我们孩童时期对我们性格产生自卑感的重要原因。
忽视很简单,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伴机会形成初级的忽视,孩子会产生不安全感。而更为可怕的是极端忽视,当自己的感受不被人感知,久而久之累积的就是对自己极大的不自信,甚至可能产生对自我极度的否定,就如同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他的作家男友深夜卧轨自杀,留下遗言:“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而这也是,作家太宰治自杀的原因。
双重矛盾其实是父母自己内心的矛盾,他即希望你往他们自己认为好的方向走,同时又不能完全认同自己认为好的方向,完全拥抱你。也就是父母自身意识与潜意识的相互矛盾,这会对其他人产生极大的困扰,特别是小孩,他们本来对事物准确的感受,却因为的双重矛盾,也自我矛盾起来。有时候,比暴行更严重的是隐蔽的攻击。
我不够幸运,没有遇到一个很好的抚养者,在这二十几年里一直在自我否定,强行自我肯定,自我矛盾,自我束缚中寻求自我。而就在最近这两年,才开始学习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想与自己和解,虽然还没能做到,但是还在努力。
僵尸化是父母希望你完全执行父母的意志,我想,在中国式家庭长大的孩子,或多或少对这个感觉都不陌生。他们希望掌控你额一切,破坏你对自己的信任。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勇敢地投身于外部世界,让丰富的事情激活你的感受能力,以此不断触碰自己的感受。
光是阐述第一节,我已经用了这么大的篇幅,足以证明对这本书很多想法的认同,明天继续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