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愁,一直在故乡无边的大地上寻访那些有味道的思念。它,是伴随我二十多年成长路上无时无刻不牵挂的朋友!
记得小时候,在我的印象深处出现“乡愁”最早的是上初中那会儿。由于学校路途不近,且交通不便,只能当个寄宿生。一周只能回家两次,为的是带好在学校一周配饭的菜。天热时,闷在罐头里的菜都伸出长长的毛发。无奈,拨开,照吃不误。一股刺鼻、恶心的骚味扑面而来,含着眼泪也得下咽,因为别无它选。曾经几度?无比羡慕离学校近的同学。我无法忘记那段艰苦的岁月,它教会了我很多,也要感谢它,是它让我成长,在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挫折时,回头想想它曾经的存在,从心底里成了我的精神支柱。那时的乡愁,是妈妈锅里的红烧肉和绿油油的青菜。甚至做梦时,都梦见妈妈的围裙和桌上的热菜。乡愁,似糯米,黏黏糊糊的。
高中时期,乡愁开始蔓延,越来越长。由一周回家两次缩短到一两个月回家一两次。更多的时候是父母偶尔来一趟,在学校门口守候我走向他们的身影,然后塞给我一或两个月的生活费,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寄托和期盼。从父母布满老茧的手中缓缓接过这些来之不易的命根子时,我的乡愁变得成熟了些,不再是妈妈的饭菜,而是一张高分的成绩单,一种内心复杂的思绪,变得有些沉甸甸。以之交换的,是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岁月。可惜天不遂人愿!努力也未必换来成功。似曾想,靠高考公平竞争改变命运,却不料,一场大病阻断了这座通往光明的桥梁。
十八岁的农村姑娘,一个土生土长的村姑,农村人家的孩子,世代都是农民,中国最主要的劳动力中的一份子,不知是悲哀还是骄傲。大学梦想破灭之际,将面临的是那个未知的社会。无奈之举,紧跟随着在大城市工地搬砖的姑姑前往五彩斑斓的大城市探索一番。怀着不舍以及无奈之情离开了熟悉的家乡,到陌生的地方流浪。略带几分好奇,又暗自悲伤。村姑进城了,远处一座座高楼,挺直地耸入蔚蓝的天空中,显得格外高大而壮观。且一座比一座高,犹如一根根高耸入云的擎天柱。仰头凝视,似乎看不到头,脖子却生疼几分。每座建筑都别匠一心,一扇扇玻璃窗,宛如一面面镜子,洁净明亮。远处眺望,又犹如一个个小盒子,里面装载着无数个家庭或梦想。当暮色不声不响地飘落下来时,两旁高楼大厦的灯光也悄悄地亮起来了。随着暮色越来越浓,四周的高楼、摩天大楼、桥梁绚丽的灯光也依层次绽放,当夜幕到达临界点的时候,暮霭完全笼罩了大地,高楼也随之更加灯火通明,五彩缤纷,散发着奇光异彩的光芒。以及快速奔驰在马路上的车辆,时而红色,时而白色,时而不知名的大车大得像粮仓,时而又小得那么精致。原来这里这么美好!开始憧憬着属于自己的一切美好,是不是梦开始的地方?在这里有没有未来?有没有希望?可是,没日没夜的加班,同事的勾心斗角,老板的呵斥,快餐店的地沟油,缺心眼的房东,马路上的嘈杂。顿时无奈、厌烦、孤独、寂寞,貌似瀑布般倾泻下来。尤其在节假日之际,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涌上心头。这时,乡愁,是一张硬座火车票。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总会想起儿时的故乡。望着窗外的高楼,却不如自己家乡的土坯房特别;那奔驰在马路上的各式汽车却不如爸爸的永久牌自行车;那装修豪华的店铺里的饮料却不及家乡门口的井水甘甜可口;那老板给的那一叠百元钞却赶不上奶奶给的五毛钱买冰棍来得温暖;甚至那高档餐厅里的鲍鱼汤却不及妈妈的那碗腊八粥香。何止这些呢?不同人有不同的故乡,不同的乡愁。天空与云朵,大地与河流,四季与晨昏,草木与鱼鸟,都向着缕缕乡愁之花绽放美丽。故乡的云,白得透彻;天,瓦蓝瓦蓝的;还有那双彩虹、月亮、星星,以及夏天的萤火虫和知了;山上雨后春笋般的蘑菇,曾可是个爱采蘑菇的小姑娘,山上的杨莓也是甜到没朋友;池塘里抓泥鳅,采莲藕;小伙伴一起山上放牛,挖地瓜,烤红薯,还玩滑坡游戏比赛,用松树叶当坐垫,一个前拉一个后推,看谁最快最稳,裤子和膝盖都磨破了,还会调皮的笑。怕遭母亲打,所以“负柴请罪”,捡一些干柴火给母亲,算是赔罪,这样才免一顿揍。还有一个冬天的末尾,原野上到处还是皑皑白雪,故乡山中的树梢上还满是冰棱花;小河虽然还被冰冻着,但已经能够听到冰下传来的“哗哗”流水声了。春日里,故乡的小溪又苏醒过来。成群结队的牛群,踏着溪边的青草,哞哞细语的低吟,我总会坐在对岸的石头上,细心的数着:一只两只,············ 一阵清风吹过,放牛人的牛鞭一甩,哞哞哞细语的低吟伴随着东去的溪水,渐渐的不见了踪影·········蓦然发现:家乡的山,是最俏丽的;家乡的水,是最清澈的;家乡的人,是最有人情味的。拾一片落叶,我嗅到了母亲包粽子时飘出的香味;望飞雁掠过,我似乎看见了父亲耕田辛苦劳作的背影。寒风瑟瑟,激起我对家乡的想念。斜辉渐渐隐去,我忽觉时间不早了,是时候该“回家”了,我似乎又看见了家家户户炊烟袅袅,老人们坐在门前树下石凳上摆着蒲扇高谈阔论吵闹的情景,小孩子们嬉戏玩耍的欢笑声,家禽们的叫声,各种声音汇聚在一起,构成了一曲优美和谐的旋律。这些,貌似昨日重现。
乡愁悠悠,在这个不会下雪的寒冷城市里愈发强烈。不管走多远,在哪里,总是牵挂着故乡的那片土地。夜幕降临,黑夜繁星点点,是时候该收起思乡愁绪了。不急,再等半个月我们就回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