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物关系探析(一)
物:对于心而言,是心的对境。
在心物关系中,心是物的主人还是物的奴隶,是把握心物关系的核心关键。
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中华传统心性学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唯物主义,不是唯物质主义。唯物主义的物,其本质是【客观实在】,但这一定义还不够全面,唯物主义的物,其真正的含义是【客观实在的运动变化规律】。
唯物主义,是一种科学的认识世界、认识生命、认识一切现象和规律的科学观、科学方法、科学实践之蕴含饱满科学精神的哲学思想。
在这种思想中,为了避免主观的、片面的、局限的认知带来的认知错误与偏差,更好地指导人类的认知与实践活动,因此将【客观】和【实在】作为关键要素进行考量。
其中,客观,即是为了避免片面的、局限的、以及带有随意性和臆断性的主观性认知影响。
而【实在】这一要素的根本所指,其实是【实事求是】,也就是基于客观事实而进行其现象与本质、外延与内涵、特征与规律的科学认知与研究活动。对这一要素的标举,乃是为了避免认知活动建立在【虚假、虚幻、错觉、错误】的基础上,假如基础错了,那么全部的认知活动就都是错的。
因此,真正的唯物主义,即是客观且实事求是地研究探索世界、生命以及一切现象运动变化规律的科学观、科学方法、科学实践、科学思想。
在这样的观照下,带有主观局限特征的唯心主义,的确是需要进行批判和扬弃的。
中华传统心性学,其主要功能和用途是用于生命心性与道德修养的,而不是用于认识和研究世界的。
但是由于人的生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万事万物普遍联系的,因此心性与道德修养的训练,同样涉及到如何认知世界、认知生命、认知自身、认知自心以及认知心物关系的问题。
在这种认知中,心与物的【关系】是核心。即,如何摆正心与物的关系,而使得人的主体性地位得以确立,同时又能够正确、客观、全面、深入地认识世界、认识生命、认识自己。
在心性修养训练中,【心】与【心性】必然会成为最核心的主要研究对象,【物】只有在心物关系中进行考察,才能正确地体现出对于心性修养、心性训练的意义。
所谓心性修养、心性训练,用现代语言来说,即是精神修养、精神训练。
人类,之所以高于动物,就在于人类拥有崇高的精神——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爱和智慧的追求,对崇高人格与伟大精神的追求。可以说,所有这些内容都是广义上的精神修养、精神训练。
在人类追求崇高精神生活的过程中,【物】既代表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也代表了人类对于各种外在事物的追求——即【物化】、【物欲】。
对于人类生命而言,既需要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保障,也需要战胜自身对于物质欲望的过度追求。因为,人一旦沉溺于物欲,就会变成物欲的奴隶,而丧失生命的主体性和崇高的精神性。
在更深的层面,【物】代表着所有阻碍心灵向更高精神境界升华的力量与影响因素。
再深一步,【物】则成了【境】的代表。心的对境即是物。或者说,物,即是心的对境。
这时,物就已经泛化了,各种情感、情绪、念头、烦恼、痛苦等等,皆是【物】。
在这个意义上,【心】代表了对【物】的超越境界。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在究竟超越的心中,本自超越一切物欲,本自超越一切有形有相的事物,本自超越一切【对境】——已然无对立,遂无对境。此境界已非语言之可表,是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此境界非空虚死寂之虚无,而是有无限灵动的智慧妙用。
这时,【物】已经全然消融于【心】,而【心】也全然消融于一种无限清净、无限清明、无限灵动的智慧之中。
此智慧境界,离于名相,离于概念,不可定义,不可思议,无名无形而妙用无穷。
历代追求崇高精神境界的人,皆把此境界视为至高无上的生命理想与生命追求——契入此智慧境界并生起无限的妙用,广利群生。
儒家从敬人爱人的角度,将此境界名之曰【仁】。
道家从无限广大含摄一切的角度,将此境界名之曰【道】。
佛家从究竟超越妙用无穷的智慧角度,将此境界名之曰【无上正等正觉】。
雪漠心学从妄消归真、返本还源的角度,将此境界名之曰【光明大手印】,亦名【真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