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去参加了一个演讲活动,半度先生创始人张宁办了个“绅士的演讲”培训班,那是第一期学员的毕业演讲,我去当观众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十二岁孩子,干妈给他报名学演讲的。
他瘦瘦高高的,一身米黄色的西装,干净的脸。他是初次登台演讲,很不自在地站在台上,拿着英文稿,半天开不了口,手在颤抖,脸憋的通红。
下面响起了掌声,给他鼓励,可他仍然开不了口。
下面开始变得很安静。很快安静又被不同人的声音打破。
“没事的,说出第一句就好了”,有人说。
“看着念吧”,有人说。
“先说出演讲题目”,有人说。
“相信自己”,有人说。
我在对他微笑,希望在他偶尔抬起头看到我的时候,我的微笑能给他力量。
然而他还是没有张开口。他不时抬头看看我们,又迅速低下了头,不知所措的样子。
下面又恢复了安静。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后来主持人问他,愿不愿意让其他人先来,他再准备一下?他点点头下来了。一个长得像靳东的观众把他叫到一边,我猜应该是教他一些放松的技巧。
第二次轮到他了。
我们都以为,他已经准备好了,然而他还是站在台上开不了口。
没有人嘲笑他,也没有人在下面议论。大家只是安静的等待,等待一个初次登台的孩纸,打破自己的心理障碍,勇敢说出第一句话。
旁边的男士跟我说,我12岁时还不敢上台呢。
我想起我的第一次登台演讲,是在大学。那次我们在暑假做了一个社会实践的社团活动,开学后要进行汇报和评优。组长看好我,让我代表大家上台讲。
我没有经验,心理素质也很差,在台上汇报时连和观众的目光接触都不敢有,全程没有眼神交流,面无表情背完了稿子。相比别人的落落大方、声情并茂,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的活动没有被评优,什么奖励都没有。
我觉得是我不会演讲导致的,所以非常内疚,觉得特别对不起大家。直到现在,这事都过去了七八年了,还是我心里的一个结。
有次看一本书,看到一句话,说有人害怕公众演讲,比死还要怕。感觉就是说我。
但一直怕也不是个办法。我想我一定要学会演讲,这是我来当观众的原因。
我想一步步靠近演讲,一点点揭开演讲的面纱,和它握手言和,最终轻松驾驭。
这个孩子站在台上,映射的是台下我们每个人的曾经,那份笨拙,那份紧张,那份急切,那份挣扎。所以没有人笑他。
后来,他的妈妈上台给自己儿子打气。再后来,主持人引导小朋友坐下来,面对钢琴,侧对着我们。终于,面对自己熟悉的钢琴,他张开了口。成功了。对于他,开了口,就赢了。
正式演讲结束后的即兴演讲阶段,很多人都说,在小兄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是啊,每个人心里可能都有对公众演讲的恐惧。恐惧和大家不一样,恐惧缺点不足被放大,恐惧出丑,恐惧不完美,恐惧很多很多东西。
可是,我们只是想表达自己,难道连这点权利都不给自己吗?
心理上不敢,就想办法克服心理障碍。讲的不好,那就多练习几次。必要的话去报个培训班系统学习下演讲也未尝不可。公众演讲应该成为一项通用技能。
这个12岁的孩子用了10分钟来克服恐惧,向前踏出了一大步。我们这些大人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克服困难,向前一步呢?公众演讲没有那么难,相信总有一天我也可以自信的站到台上,弥补大学时的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