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为武

作者: 人丑故事多 | 来源:发表于2020-12-11 01:24 被阅读0次

        “武”是中华文化独有的一个概念,它是中华文明辩证思维的产物,也足以代表我们民族的思想境界。
          文武不分家,我们评价古代帝王将相时常用文治武功来做评判,而人类过往的历史也无数次的证明,要想国富民强、长治久安,即需文也需武,不可缺一,不可偏废。
          文与武就像阴与阳一样,一体两面,互为依托,缺一不可。孤文则无安身之本、往往招致外敌欺凌,独武则无立命之途,往往好战必亡。
          在所有对“武”的解释中我个人比较赞同“止戈为武”之说,下面就是我对止戈为武的几点理解,不一定对,写出来目的旨在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以促进友友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也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上面说过文、武可以看做是阴、阳,武与文相对,属阳。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阳中必生阴,即武中生文,动中含静。
          止,也就是静止,防止之意。
          戈,我想不用太多解释,作名词,武器的一种;
          结合以上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止戈为武”:
        一、人手持戈不动的状态,也可引申为拥有暴力而没有使用的状态,称之为“武”。“武”字实际上是由一个“正”,一个“戈”组成,所以“武”也可以被理解为正确的使用戈或者暴力,为公平正义使用戈或者暴力。
        二、持有戈,拥有暴力,而不用是为“武”,用则称为“动武”;
        三、持有戈、拥有暴力的目的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防止他人他国对我动武,故有:“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之说。

        四、持戈给人带来的直观感受或者拥有暴力的强弱程度就被称为“武力”;
        五、个人使用戈的方式和能力,或者使用暴力的方式和能力及使用暴力后所取得的成果,就被称为“武功”;

        六、研究戈(暴力)的合理使用方式的学问就被称为“武学”;

        七、动武各方共同认可及遵守的原则就被称为“武德”。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粗浅理解,权当是抛砖引玉了。

          再次强调,抛砖是为了“引玉”,不是“引战”,也不是“引板砖”,请诸君看仔细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止戈为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md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