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如懿传》里,被乾隆皇帝收回皇后册宝的如懿,在去世时竟被称为“薨”,而没有用皇后去世用的“崩”,这符合历史史实吗?
(《如懿传》剧照:乌拉那拉·如懿)
据《清史稿·列传一·后妃》记载:“皇后,乌喇那拉氏,佐领那尔布女。后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乾隆二年,封娴妃。十年,进贵妃。孝贤皇后崩,进皇贵妃,摄六宫事。十五年,册为皇后。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三十一年七月甲午,崩。上方幸木兰,命丧仪视皇贵妃。自是遂不复立皇后。”
(《如懿传》剧照:乾隆 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电视剧里的如懿在去世时被称为“薨”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清史稿·列传一·后妃》明确记载乌喇那拉氏是在“(乾隆)三十一年七月甲午,崩。”请注意,正史在这里很明确用的是皇后去世用的“崩”,确定不是“薨”。
究其原因:历史上的乌拉那拉氏,在法理上并没有被乾隆皇帝废黜,名义上仍然是大清的皇后。对此,乾隆皇帝曾亲自作出过说明。据史料记载,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谕曰:“那拉氏本朕青宫时皇考所赐侧室福晋,孝贤皇后崩后,循序进皇贵妃。越三年,立为后。其后自获过愆,朕优容如故。国俗忌剪发,而竟悍然不顾,朕犹包含不行废斥。后以病薨,止令减其仪文,并未削其位号。朕处此仁至义尽,况自是不复继立皇后。”
(清高宗纯皇帝(乾隆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
这段话翻译成今天的白话文,就是:“那拉氏本是我即位前的侧福晋。我即位后,因孝贤皇后病逝,她才循序由皇贵妃又立为皇后。后来她自犯过失,我对她一直优容。国俗最忌剪发,她却悍然不顾,我仍然忍隐,不行废斥。她病死后,也只是减其仪等,并未削去皇后名号。我处理此事已经仁至义尽,况且从此未再立皇后。”由此可见,乾隆皇帝本人也明确表示没有废黜乌拉那拉氏的皇后尊号,仅仅是在其死时“减其仪”而已。
(纯惠皇贵妃的地宫石床上有两具棺椁,居中的为纯惠皇贵妃的棺椁,左侧为乌拉那拉皇后的棺椁。)
综上,电视剧《如懿传》中如懿死时被称为“薨”,而没有像皇后去世一样被称为“崩”,这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当然,据史料记载,乌拉那拉皇后死后的丧礼实际上比皇贵妃的级别还要低。按皇贵妃的丧仪规定,每日应有大臣、公主、命妇齐集举哀、行礼一项,而在乌拉那拉皇后的丧事中,这项被取消了。另外,乌拉那拉皇后既未附葬裕陵,也未单建陵寝,却葬在了妃园寝内,更有甚者,按惯例,凡葬在妃园寝内的,无论地位有多低,都各自为券,而那拉皇后却被塞进了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位于一侧,堂堂的皇后反倒成了皇贵妃的下属。可见,乌拉那拉皇后实际上与废后也没有什么的区别。我们今天讨论历史上如懿死时是被称为“崩”还是被称为“薨”,不过是为了重新证明一下这位乌拉那拉氏皇后在清史上的确是一位没有被废黜的皇后罢了。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