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的夕阳穿过山梁,掠过树梢,漫过屋檐洒落在土地上。
“外公,帮我做一个风筝。”我走进外公家的院子里,外公坐在一把藤椅上,静静地享受着午后的温馨。听了我的诉求,按着藤椅扶手起身,到屋里取了一把柴刀,牵着我来到院子的东边的院角。阳光斜照,我紧跟在外公的身后,在地上拉出两个长长的倒影,一高一低,却又紧紧相连,我睁着大大的眼晴,要看外公是如何制作风筝的。外公在墙角下找到一根两尺来长青黄色的毛竹,小心地把毛竹的一端顶在一块青色的石头上,轮起乌亮的柴刀用力地劈下去,只听到”哗“地一声,毛竹应声裂开倒在了地上,一股竹子的清新味道扑鼻而来,那柴刀劈竹子的声音,清脆而明亮,我的心开始欢快而喜悦。
沉重的柴刀在外公的枯瘦的手里是那么的轻巧,粗大的毛竹在他的手里渐渐变成一根根大小长短一致的竹条,修整好竹条,外公撑着柴刀站了起来抓着竹条,回到堂屋。做风筝要用到浆糊,外公装了点淀粉,燃起灶火,把淀粉倒进锅里。一会儿,一小碗冒着热气,黑而透亮的浆糊就做好了。外公从他屋里又取出一卷宣纸,一捆鱼线,一支毛笔,几样材料就备齐了。在我殷切的目光中,外公开始忙碌了起来,把竹条弯好固定,再用细线捆好,做成一个弓形的骨架,刷上浆糊,把整张雪白的宣纸蒙了上去压紧。多余出来的边角,不用刀割,只需要用毛笔沾点清水沿着多余的部位划出一道水线,等水浸透后,就可以撕下来,这是宣纸的妙用。在风筝的尾部贴上三根长长的宣纸条做尾巴,最后在风筝下绑好鱼线,在风筝上画上一双大大的眼睛,外公说,这是为了吓跑老鹰。做好的风筝要凉干一晚,等粘纸的浆糊干了才能放飞。
外公小心地把风筝交到我的手上,脸上满满溺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