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与行

作者: 魏治祥 | 来源:发表于2023-05-25 20:37 被阅读0次

“说的比唱的好听”,这是挖苦只说不做,言而无行的人。其实大多数人都会说,而且说的都比唱的好听。唱高调,说大话,讲空话,几乎可以无师自通。但本文想说的不是这个。

近年来,国人似乎都“看穿了”,都有了几分佛性,成了得道高人。都晓得随遇而安,懂得知足常乐,明白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微信上朋友圈,聊天群,天天可见,时时可见各种各样的很“淡”的心灵鸡汤。

所谓随遇而安者,那是你的所遇,足以安。所谓知足常乐,那是你不得不知足,或者说不知足又能如何。平安是福,地震灾区的人最懂;健康是福,生病的人最明白。

我没有经历过天灾,于平安二字尚无切身体会。得过病,且病过不止一次。在病中,会回忆导致生病的原因,会发誓以后一定小心翼翼,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受冤枉罪。病好之后,一切恢复常态,一次又一次重复以前犯过的错误,一次又一次生同样的病。正如俗话所言:好了伤疤忘了疼。在病中,无比深刻地体会到健康是福,康复后,健康什么也不是。没有人会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一旦注意到身体不适时你已经有病了。所以,人们不会关注健康,只会关注病情。病好了,健康便不再是福,豪宅,豪车,美女,美食才是福,或者说金钱和权力才是福。

都说知足常乐,却不知道多少才是“足”。一个人为一日三餐发愁,你让他知足,让他快乐肯定不现实。问题是很多人衣食无忧,有房有车,嘴巴上好像知足且常乐了,却见不得别人比自己有钱,见不得别人的房子比自家的宽,见不得别人的车子比自家的好,更见不得别人的包包居然是奢侈品。知足常乐,也就是说说而已。

都说人老了应该舍得,应该学会放下。这些话却是说给别人听的,自己遇到一点小事,便会耿耿于怀。不但过不了眼前的坎,多年前的陈谷子灿芝麻也翻了也来,继续折磨自己。

都说老年人不要贪,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吃饱穿暖就行。然而只要看见哪里打折,立马蜂拥而至,有没有用先抢购了再说。看见红包赶紧点开,看见免费游,免费领,立马点赞,火速转发。一点点蝇头小利,却不嫌麻烦,不惜大费周折。

说到底,国人还是不够“足”。我们几千年来,积淀在血液里的意识是贫穷,落后和战乱。我们想随遇而安,但就是没有安全感。我们想“看淡”,可是我们真的没有看过什么,或者世界上还有太多原东西没有见过,要说看了不动心那是瞎扯。大多数国人还有好多生活方式没有体验过,比如说五星级酒店,比如说豪华游艇,比如说飞机头等舱,比如说......说起来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你说,我们能超脱吗?

没办法,做不到的事,就打打嘴炮,就大吹大擂,且假装看破。

相关文章

  • 言行不一

    言与行,常常联系在一起.人们常说“言行一致”、“言行不一”,就可见言与行的紧密关系了.言,往往是行的先导;行,往往...

  • 言与行

    每天耳朵都会听到很多人对自己讲话 有些言语听在耳里,会放在心上,然后时不时拿出回味 如果听到的是诺言,那么会在生活...

  • 言与行

    “言行,君子之枢机。 ———《易·系辞上》 人活在社会上就是言与行,人类的活动就是有言...

  • “言”与“行”

    最近越发觉得“言”与“行”的关系远非“言行一致”那么简单。 “说的好”很重要,在很多时候可以占得先机。无论是选班干...

  • 言与行

    有言于心,无言于行。

  • 言与行

    言而无行,言过其实;行而不言,行者无疆。0与1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了1才有之后的2、3……乃至无穷。言是0...

  • 言与行

    你说: 你相信神的恩典 是你得救、称义的根源, 为何 在你的生活中 处处可见律法的限制和体现? 你说 你相信神的饶...

  • 言与行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听其言观其行¨,这话大有道理,因为一个人的言和行往往是有差异的。 每个人当然...

  • 言与行

    写了两辑《我竟然还活着》,里面各种不做就不会死的记忆,其实依然没有让我找出我竟然没被自己折腾死的理由。 来简书半年...

  • 不能基于言去判断行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言与行不同,未必说言行不一致。如果言好,与行一致,最好。如果言不好,未落实与改善,那就好。具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言与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sg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