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电话那头的人,声音柔和、亲切、自然,幸好我还没有老糊涂,否则我会真的产生错觉,以为自己是对方一奶同胞的姐姐,只听她说,我想问一下,你晴川路那间店铺还在卖吗?
是啊,我已经习以为常这样的询问,语气慵懒而清淡。
是这样的姐,我手边有一个客户,想问这家店铺你多少钱肯卖?他也是实意购买的,我想推推你这间?
我知道对方一定在凭息倾听我的反应。我也记得自己曾经很老实告知过自己的心想价位,结果他们一次次将我的心理价位当成挂牌价挂上销售平台,让我很被动……再真诚老实的人,经历这一轮又一轮的试探底线,变相压价,也会变得聪明起来。
于是我不再询问现在的市场价,而是问,你让他先看,看中了再商量价格。我从容不迫地回答。
姐,那你现在卖什么价呢?
你们系统上不是标的有吗?我反问。
有的,姐。只是你这价格太高了,不好推呀!我这段时间卖了不少这条路上的商铺,都才八九千块?对方不死心。
给我打听几个相熟的邻居,他们卖掉的商铺可都是一万二三呢,这也是事实。我就奇怪,我们的信息差距咋这么大呢?
我相信你说的,二手的商铺,都是一房一价。
这个我当然明白。
要不,把你的价位再往下调调?对方不再试图通过什么套路来说服我,开始直截了当了。
买卖的道理咱都懂,不是我说卖多少就卖多少,也不是对方递多少就是多少,这中间总得有一个商量吧?最终的成交肯定是贴近市场价的。我看对方不语,接着说,其实这个意思,你完全可以表达给商户听。
行,姐,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转头跟他说,尽量让他往上添,然后咱在一起商量,好吧?
行啊!你辛苦了。
没事儿,姐。我叫罗添,这是我的电话号码,也是我的微信,你添加一下吧!对方客客气气的说。
这让我小有意外,从头到尾,我都没想到电话那头的是个陌生人,听她的声音和语气,我一直以为她是姓汪的那个小姑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