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你会不会在某一刻觉得人的心理很神奇、很多变?
比如一开始觉得这个人还不错,慢慢地你与他成为朋友,但某一天你们发生了矛盾,你可能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人?为什么TA变了?或者你喜欢上一个明星,觉得他什么都好,愿意购买他所代言的各种商品,哪怕你不需要。但是一旦不喜欢了,可能就会疑惑:自己以前怎么那么迷恋TA呢?
其实这是因为很多因素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同时也让别人对我们产生不同的印象。
在往期的节目中,我们也介绍过一些人际关系中的相关效应,今天我们再把其中两种效应放在一起讲,那就是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先我们来说首因效应,简单来说,它指的就是你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而这往往会决定你是否愿意和TA继续交往下去。
如果你第一眼就觉得这个人很友好、适合相处,那你可能很快就能和对方建立关系;
但如果你第一次接触就非常排斥、不想接近TA,那以后通常也不太愿意与对方有更多接触了。
虽然这样的第一印象不一定准确,但对我们的影响却很牢固,不太容易改变。
而近因效应,通俗来说,就是最新的印象对你产生的影响。
比如,你以前对一个人的印象很好,但是突然对方对你做了让你觉得受伤的事,你就会很生气,觉得对方太过分了,对他的好感就会降低,此时你不会想这个人之前对我有多好。
从两种效应的概念来看:
首因效应通常用在陌生人身上;
而近因效应往往更多的出现在熟人身上。
个性特点比较稳定的人,更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
而心理更开放的人,更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
这两种效应看着相反,一个更看重第一印象,一个更看重最后的印象。
但是也让我们明白了:人的第一印象和最新印象往往是最牢固的。
把这一点运用到学习中,你是不是就理解了:
为什么我们看书时,第一页和看的最后一页往往记得最清楚,中间讲的什么内容却很容易遗忘?所以考试前复习,一定要多复习中间的内容,这样对整门课的内容记忆才会比较全面清晰。
而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对一个人先入为主。
可以多给几次与对方接触的机会,等了解更多的信息后,再去决定与对方保持什么样的社交距离,是只到见面打招呼,还是可以成为朋友。
如果彼此熟悉了,这时候你突然觉得一个人变了,可以自我察觉一下:
是不是最近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让你有了近因效应。
这时候要避免说出一些互相伤害的话,等情绪冷静下来,再去处理你们的矛盾。
了解了这两个效应的含义和差别,有利于我们学会更全面、更理性地看待他人;同时你也可以利用这些效应,做出一些改变,增进人际关系。
很多时候,在我们自己还没察觉时,这些效应就已经在不经意间对我们产生影响,比如首因效应容易让我们产生一见钟情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