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多话现象呢?
多话是咨询中求助者或咨询师大量叙述与咨询没有关系的内容,从来影响咨询效果、阻碍咨询进行的现象。
二、七种多话的类型与处理:
1、宣泄型:这类求助者只是为了宣泄一时的剧烈情绪,他们急需一个宣泄的对象。在倾诉时往往犹如倾盆大雨、排山倒海,喜怒哀乐都会表现出来。
处理方式:对此类求助者,咨询师只需认真、关切地倾听即可。待求助者宣泄后,一般都会雨过天晴,心平气和下来。
2、倾吐型:此类求助者与宣泄者有些相仿,日常生活中他们多有不快而又缺乏倾吐的对象。由于咨询师的热情、耐心、尊重,使其备受感动,倾吐的闸门一开,便一发不可收拾,把多年来积压的大大小小的不满、烦恼、伤心都通通讲了出来。
处理方式:和宣泄型一样,应充分尊重他们的需要,耐心地倾听,给他们以安全感、理解和爱护,必要时给予指导。
3、癔症型:此类求助者在讲话时眉飞色舞,表情丰富,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所述内容多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但仔细分析,却都富有夸大色彩,而且并无多少急迫或困扰的问题,求助者似乎也没有什么需要咨询师予以帮助的,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寻求注意和赞赏。
处理方式:他们可能有癔症的性格,言谈举止富有戏剧性。这种人前来咨询可能并没有大的问题,如果要改变的话则是他们的人格。咨询师只要给予注意就能满足他的要求。
4、表现型:此类求助者总是滔滔不绝地发表意见,乃至对心理咨询及心理咨询师品头论足,但很少谈论自己,即使谈论自己也是讲些自己的特长没有得到欣赏或重用等方面。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并不在意咨询师说什么,他们咨询的目的往往是发表意见,进行评论。
处理方式:同癔症型,耐心倾听,尊重他们的意见,给予注意就能满足对方的需求。
5、表白型:此类求助者知道自己正面临某方面的问题,然而,面谈时,他们一味地谈论别人的不是:人际关系不和是因为别人太霸道、太小气、太不够朋友;总之全是别人的过错。他们来咨询,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没问题,有问题也是别人的问题。
处理方式:他们没意识自己的过错,往往缺乏自知,对此,咨询师一方面一定要认真倾听,不能对其指责或评论,另一方面要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要善于运用他们的话、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其之矛攻其之盾,摆事实讲道理,多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引导。
6、掩饰型:这类情况需要咨询师细心观察。有些求助者不停地讲话只是为了掩盖他们被人真正了解的恐惧。他们一直在抢占讲话的机会,为了说话而说话,内心却害怕与咨询师正面交锋,害怕咨询师的发问,害怕沉默给自己带来的压迫及可能会泄露自己内心的恐慌不安。他们健谈正是内心焦虑的反映。
处理方式:掩饰型的健谈一般不会出现在开场,而是在将要涉及或已涉及某一敏感问题时出现。对这种情况,咨询师应考虑为求助者创造一个宽松、安全的氛围,可以请求助者慢慢讲,可以做出反应:“我似乎觉得你有些不安。”或“我觉得你似乎有什么话要说。”或者更直接了当请求助者回答敏感、想要掩饰的问题:“你能否谈一下?”
7、外向型:有些求助者性格外向,活泼健谈,好交朋友,尤其是在遇到一位比较喜欢的、注意倾听的咨询师时,更是天南海北,无所不谈。
处理方式:与外向型的求助者面谈,比较容易有气氛,但若不善引导,则形同聊天。为此,咨询师要善于及时把会谈引入正题。
无论哪种类型的多话,均可利用内容反应技术加提出新问题的方式处理。例如,咨询师的问题是“请你谈谈你们夫妻感情如何?”求助者的回答应该沿着夫妻感情额主线回答。但由于各种原因,求助者会多话,求助者回答:“我们夫妻感情原来很好”,但话锋一转,变成“但自从我婆婆来了以后,矛盾就产生了,我婆婆也是的,明明有5个孩子,别人家不去,偏偏到我们家来”,内容已经转到婆婆身上。此时求助者所陈述的是与咨询没有关系的内容,数量很大,应该判定为多话。咨询师对此必须处理,妥当的处理的方式是在求助者讲话的间隙,进行内容反应,并提出新问题,进行内容反应,并提出新问题时,以此控制谈话的方向和内容。如咨询师说:“你刚刚讲的是你婆婆的一些情况,我想了解你们夫妻之间的感情,请你重点谈谈吧”,这样可以实现对谈话方向和内容的调整、控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