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寒露:心无挂碍,好事纷纷落于我

寒露:心无挂碍,好事纷纷落于我

作者: 罗雁儿 | 来源:发表于2024-10-07 19:58 被阅读0次

      为你读诗:

      寒露三候: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

      仲秋白露“露凝而白”、季秋寒露“露气寒冷”。所谓寒露,便是白露时洁白晶莹的露珠将要凝结成霜了,因而此时节也便是秋最深之时了。

      说它是最秋之时,是因它最有秋的韵味:落英满地,鸿雁南迁,秋雨潇潇,西风飒飒,正是橙黄橘绿时,因而此时,定要趁着秋景未谢好好赏个秋。

      赏秋赏秋,最值得赏的便是这秋日菊花了。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君子越是霜寒露重,越是开得艳丽,寒露三候中的“菊始黄华”,说的正是寒露时节菊花开始盛放,因此这时的菊花,可千万不能错过。

    《爱莲说》云:“晋陶渊明独爱菊。”要讲菊花,就不得不先介绍一位重要人物——陶渊明——这个在历史上留下“爱菊成痴”之美名的田园诗人。

      据载,正是自魏晋起,重阳节日氛围日益浓厚,并出现了赏菊、饮酒的习俗。我想这其中定少不了陶潜先生的功劳。在《九日闲居》一诗的序文中,他写道:“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意思是说——“我独自闲居,无事可做,‘重九’这个节名让我颇欢喜。秋菊满园,想喝酒但没得喝,独自空对着秋菊丛,因而写下此诗以聊表心绪。”

      由于陶渊明对菊花的偏爱,又因其隐士的身份,菊花从此便有了恬淡、悠然的品质。唐时,诗人元稹的名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更进一步赋予了菊遗世独立、超凡脱俗的形象。至明代,文学家唐寅又著《菊隐记》一文,又将“菊”与“隐”二字进一步捆绑:“菊之为物,草木中之最微者,隐又君子没世无称之名。”……由此,菊逐渐成为“花中四君子”之一——“花之隐逸者也。”

      正如朱光潜在《谈美》中所言:“我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我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柳絮有时轻狂,晚峰有时清苦。”

      菊或遗世独立,或隐逸潇洒,都是人赋予的。诗人的眼中山水有志,花草有意,都不是因为它们自有情,而是诗人当下的心思澄明,单纯无邪,才能欣赏草木山川之美,赋予万物思想与灵魂。

      钱锺书先生说:“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食物符合你的口味,主要是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以此来欣赏,来审定。”

        生活琐碎,挂碍颇多,古今无不同。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开辟一片诗的境地,时时进入,洗涤身心。这样才能“以欢喜心过生活,以温柔心除挂碍”。

        心无疚,随意度春秋

        心无挂碍,欢喜生活

     

相关文章

  • 补肾益精吃种子

    今日寒露,多吃种子养精气 补肾益精吃种子 寒露由暖转寒,万物逐渐萧落。 植物纷纷将精华之气注入种子, 为来年的生机...

  • 爱中医情怀

    寒露,多吃种子养精气 补肾益精吃种子 寒露由暖转寒,万物逐渐萧落。植物纷纷将精华之气注入种子,为来年的生机勃发储备...

  • 今日寒露

    叶落懂秋凉,悲风云漫步。 从容问草花,皆不知寒露。 (平水韵) 注: 路边的叶儿纷纷坠落。它们好像明白了凉...

  • 叶落纷纷

    花开叶落,人世间几许情惆怅。亭台小谢,又见风雨飘荡。十年寒窗,到头来,又怎样? 风吹雨洒,叶落纷纷,飘荡四方。...

  • 雨落纷纷

    《一站到底》的名校争霸赛又开始了,看到这么多优秀的学霸,我也思考了很多。其实,父母尽全力让自己的孩子受最好的教育,...

  • 落雪纷纷

    千万颗“雪”涌向大地。 随风儿飘舞,轻微升腾了,又倏忽下沉。 如珍珠,似绫罗——纯洁,晶莹,流泻出道道瑰丽的丝线,...

  • 禅聽

    心若无尘,落雪聽禅。 行亦禅,坐亦禅,落雪亦是禅,心无挂碍,自得菩提。

  • 七绝•过柳林松径

    过小径,老柳落叶纷纷,落了风里一地,落了雏松满身。 行来曲曲九回肠,寒露偏添僻路凉。 谁解西风秋况味,松枝也傚柳枝黄。

  • 好事近.帘外雨纷纷

    好事近.帘外雨纷纷 帘外雨纷纷,风定乱红犹落。 小径春花满地,被东风耽搁。 风流人物总难留,天涯远漂泊。 浊酒与谁...

  • 双节寄语(二首)

    寒露是游子诞日,寒露节将至,前承国庆节,双节手挽手而来,好事连连,喜上加喜,心情颇好,因了歌曰: 其一 国庆寒露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寒露:心无挂碍,好事纷纷落于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yv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