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联盟年会在北京落幕,众托帮正式成为中国社会企业的一员,标志着中国出现首家互助保障类社会企业。作为致力于以互助来降低社会保障成本的社群经济平台,众托帮与生俱来的社会企业属性,将借助“互联网+”推动社会企业这一国际理念在国内的生根发芽。
社会企业对未来的影响才刚开始
社会企业是指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目的的机构。他们所得盈余用于扶助弱势社群、促进社区发展及社会企业本身的投资。他们重视社会价值,多于追求最大的企业盈利。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社会企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数据显示,英国有超过七万家社会企业,雇员多达百万,为英国经济贡献超过200亿英镑,其影响力辐射全球。在美国,社会企业家超过3万人,且数量还在不断增长中,企业总营业额超过400亿美元。诸如巴菲特、扎克伯格等人都是美国社会企业的代表性人物。
在中国,2007年社会企业的概念被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引入。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表示,传统的福利企业和公益慈善模式已经无法更好地、更可持续地解决社会问题,而社会企业的兴起无疑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具发展潜力的方式,而这种方式也是被政府所鼓励和支持的。
“现在中国已经有许多私人投资于教育、医疗、养老、残疾人、儿童、环境保护、有机农业以及扶贫小额贷款的营利或非营利组织,数量在20万家以上。”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认为,“经过未来5年的制度建设和推动,中国有望成为社会企业和社会投资第一大国。”
随着“社会企业”概念逐步深入中国,以众托帮为代表的社会企业不断涌现,使得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最大化的造福社会,为未来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我们把社会企业的盈利看作是一种‘做好事的回报’,社会企业会用‘回报’持续将‘好事’做得长远。” 众托帮创始人兼CEO乔克表示。
众托帮:“社会企业”的中国践行者
“比起商业利益而言,众托帮更加关心的是解决社会问题。”乔克说,“众托帮其实就是一个以互助为纽带的创新型社群经济平台。”
据此前《时代周报》报道,乔克带领的上海仲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服务于中青年及创业者人群,以网络互助保障为主要业务的科技公司,也是中科招商集团双创新生态核心企业。有10多年保险业高管经历的乔克明确指出:互助保障仅仅是社会保障机制和保险业的一个补充。
从众托帮的运营模式上看,通过互联网与技术创新,众托帮形成了平台会员间“风险共担,助人自助”的新型互助保障模式,会员既是助人者,也是受益者,通过会员间的自保与互保,有效降低了保障成本,让会员可以以小投入获得高保障。真正体现了互助保障的普惠性,践行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
例如会员向众托帮申请互助金,众托帮将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实。确认后,发放公示并从每个会员账户扣取不超过3元,汇聚成互助金提供给申请者。会员人数越多,均摊就越少。如加入众托大病互助的会员有100万人,确定给付30万额度的互助金时,每个会员的账户只需扣取3毛钱。
“众托帮将社会目标作为企业运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使命被完全嵌入到企业的结构、经营、管理和文化之中。”乔克认为,能针对性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具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手段、能扩大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让社会问题回归社会解决是一家社会企业应该具备的基本特质。
作为中科招商集团的“双创”新生态核心企业,众托帮初始注册资本高达一亿元,是国内拥有最大注册资本金的互助保障平台,能够使其长期稳健运营、培育市场、并持续投入技术开发,在社会企业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长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