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绿柳扶苏,迎春花开满枝头。春雨在树叶间奏响春天的旋律,抑扬顿挫间,一个又一个花红柳绿,繁花似锦的欣欣向荣的春天。
春天的美引得多少文人墨客,写入文章,绘成丹青。岁岁年年,世代描摹。
杜审言也写春,689年的一天,他读友人陆丞的《早春游望》时,正在江阴小县当小官。
天边璀璨的云霞,像是从海面上涌起来的一样,清疏幽香的梅花丝中夹杂着丝丝绿柳,显现出一片勃勃生机。
黄莺在清新的春风中婉转歌唱,池塘中的浮萍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鲜亮。
忽然听到陆丞歌咏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于是有了——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697年,杜审言改任洛阳丞。以后几年任膳部员外郎及著作佐郎,多数在洛阳供职。他的家住在洛阳西的巩县。因此,他对洛阳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
702年,武则天从洛阳回西京长安,杜审言随驾。
依然是春光回归,锦绣大地。因为没有朋友同行,杜审言自添了春愁,再美的春光对他而言毫无感觉。上林苑的花白白地开放了,细柳营前的柳叶也徒有新芽。
朋友们这时在南桥应该玩得正是尽兴,将军府里朋友们欢聚都不愿散去。
杜审言向着遥远的洛阳,对着春天的景物说,等我和朋友再相聚的时候,明年的春天一定要加倍地还给我一个更美的春色啊!
油然而生的思友之情,杜审言写下《春日京中有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杜审言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他在流放的途中,渡湘江南下时,正值春临大地,花鸟迎人。滔滔的江水却要把京城被流放的人送到很远的南方,而不是顺着湘江的水向北奔流。不觉悲从心来。写下《渡湘江》。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囯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