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和写作是一种力量
不限于表达自我
也不止于赚钱养家
”
——砍柴书院
2014年11月,奇葩说第一季海选大会的时候,有一位清华学霸在众人期待中走到了”马晓康“的面前。
他先是似乎不刻意的,表明了一下自己的学霸人生:本科清华法律、硕士清华金融、博士清华新闻传播。
紧接着,他又抛出一个问题:
像他这样的学霸,“应该做什么样的工作”。
这位学霸的经历并没有赢得三位老师的好感,高晓松更是丝毫未留情面:
“你是目前清华最优秀的在校生之一,我回学校里,校长书记等等都跟我提到过你。所以你今天的表现让我非常失望。我觉得你没有拿出一个大名校生胸怀天下(的气度)。
名校是镇国重器,名校毕业是干嘛用的,不是用来找工作的你明白吗?
名校培养你,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这才是一个名校生的风范。
一个名校生走到这里来,一没有胸怀天下,二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在这儿问我们你该找个什么工作。你觉得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
考名校、学热门专业,最后就为了找份好工作。
其实这样的想法,比起100年前的北大学子,已经算是境界高了。
古史辨派创始人顾颉刚,在《蔡元培先生与五四运动》一文中,曾描述过当时北大的景象:
北京大学原名“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才改名北京大学。蔡元培先生来之前,校名改了,本质并无什么变化,封建主义仍然占统治地位。1913年我考入北大预科时,学校像个衙门,没有多少学术气氛。
学生们则多是官僚和大地主子弟。有的学生一年要花5000银元;当然,这样的豪富子弟数量不多,大约不过两三人。
至于一年花千把银元的人就多了,少说也有好几十。像我这样一年从家里只能拿二三百银元来上学的,就是穷学生了,在学校里简直没有地位。
一些有钱的学生,带听差、打麻将、吃花酒、捧名角,对读书毫无兴趣。
那时的北大有一种坏现象:一些有钱的教师和学生,吃过晚饭后就坐洋车奔“八大胡同”(和平门外韩家潭一带)。
所以妓院中称“两院一堂”是最好的主顾(“两院”指参议院、众议院,“一堂”指京师大学堂)。这种坏现象是从清末保留下来的。
那时在学生中还流行一种坏风气,就是“结十兄弟”。何谓“结十兄弟”?就是十个气味相投的学生结拜作兄弟,毕业后大家钻营作官谁的官大,其他九人就到他手下当科长、当秘书,捞个一官半职,“有福同享”。
这个官如果是向军阀或大官僚花钱买来的,那么钻营费由10人分摊。这样的学校哪能出人才?只能培养出一批贪官污吏!
蔡元培先生来长校之前,北大搞得乌烟瘴气,哪里像个什么“最高学府”?我当时比较注意读书,暇时看看京戏,就算是好学生了。
这样一个“乌烟瘴气”的学校,在蔡元培先生上任两年之后,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他力邀当时在上海的陈独秀带着《新青年》一起入驻北大。
与陈独秀同住的汪孟邹在日记中记下了蔡元培三顾茅庐的情景:“12月26日,早9时,蔡孑民(蔡元培)先生来访仲甫(陈独秀),道貌温言,令人起敬。”
从这天起,“蔡先生差不多天天要来看仲甫,有时来得很早,我们还没有起来。他招呼茶房,不要叫醒,只要拿凳子给他坐在房门口等候。”
蔡元培是前清进士,同盟会元老,曾担任过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名望和地位远非陈独秀所比,他的这番诚意感动了陈独秀,最终答应出任北大文科学长。
1917年1月11日,蔡元培正式致函教育部,推荐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以《新青年》为舆论阵地,倡导民主与科学,影响极其深远,成为一面旗帜。
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沈尹默、高一涵、周作人、鲁迅等人,也相继加入到编辑队伍中,并且都是义务服务。
这些知名教授和学者愿意“无酬撰稿”,“一方面,他们决心发起新文学运动,为社会尽义务;另一方面,他们都已经得到丰厚的经济生活保障。
就是这种一不依附于官、二不依附于商的经济自由状况,成为他们言论自由的后盾。
自己有了足够的薪水钱,才能摆脱财神的束缚;自己有了足够的发表权,才能超越权势的羁绊。”
若论前因后果,蔡元培对北大的改革,和陈独秀《新青年》带来的思想冲击,以及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才是五四运动的前因。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蔡元培就没有新北大;没有新北大就没有五四运动,即使有也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初,就提出了“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要求学生“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基于这样的办学理念,他对于学生运动是“有成见”的。
他曾这样说道:“我对于学生运动,素有一种成见,以为学生在学校里面,应以求学为最大目的,不应有何等之政治组织……
所以民国七年夏间,北京各校学生,曾为外交问题,结队游行,向总统府请愿;当北大学生出发时,我曾力阻他们,他们一定要参与;我因此引咎辞职。经慰留而罢。”
蔡元培预见到五四之后的北京大学已经难于走上“研究高深学问”的道路了:
“他从来无意鼓励学生闹潮,但是学生们示威游行,反对接受凡尔赛和约有关山东问题的条款,那是出于爱国热情,实在无可厚非。
至于北京大学,他认为今后将不易维持纪律,因为学生们很可能为胜利而陶醉。他们既然尝到权力的滋味,以后他们的欲望恐怕就难以满足。”
几次请辞之后,蔡元培最终离开了北大,校务由他的秘书长蒋梦麟维持了下去。
五四运动之后,段祺瑞派兵把大炮架在了景山上,炮口对准北大示威。
没想到二十年后,北大再次遭到战火威胁。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北平天津相继陷落,国民政府组织北大、清华、南开南迁长沙,后又继续南迁昆明。
三校联合,成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
这所“最穷大学”,交出了这样一张成绩单:
存在8年11个月,
毕业生3882人,
培养了8位两弹一星元勋、
2位诺贝尔奖得主、
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173名两院院士、
100多位人文大师……
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当时的联大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在最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云集了当时中国各领域的泰斗,真可谓是“群星闪耀时”:
冯友兰、叶企孙、陈寅恪、刘文典、钱锺书、闻一多、胡适、朱自清、朱光潜、沈从文、钱穆、金岳霖、梁思成、林徽因、吴宓、潘光旦、卞之琳,李宪之、吴有训、傅斯年、费孝通、吴大猷、华罗庚……
这些大师里,华罗庚、王竹溪是从英国剑桥出发,千里迢迢回到祖国,投身西南联大;更多的是拒不做日伪汉奸,推辞了日伪大学的聘请,步行三千里,历时68天,横穿湘黔滇三省,最终抵达昆明。
陈寅恪为了不在日伪大学任教,放弃了右眼手术治疗,用唯一的左眼继续工作。最终右眼视网膜剥离,导致失明。即使这样,他还是坚持准点到校上课。
在昆明的日子,不仅时常受到日军轰炸,还要面对物价飞涨,教授们不得不变卖家当,还要兼职贴补家用:植物学家李继侗种菜;物理学家赵忠尧下乡制肥皂;文学大师闻一多挂牌刻印;梅贻琦校长的夫人韩咏华上街卖米糕……
杨振宁的导师、物理系教授吴大猷为了给妻子治病,每天化装成乞丐,到菜市场捡剩骨头为妻子熬汤。
住所被炸之后,费孝通抱着即将临盆的妻子,在一个牙医诊所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华罗庚房子被炸后,找了个牛棚上的茅草房住下,忍受蚊虫叮咬难以入睡。
这样的环境却诞生了众多学术专著,成为中国各学科的奠基之作。
当时注册的8000多学生中,仅有3000多人毕业;每个学分都严格至极,三分之一学分不及格就被淘汰。
严谨治学、争分夺秒地做学术研究,这些大师们,真正践行了蔡元培倡导的“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毕业的3882人,大多成了新中国各个领域的殿堂级人物。昔日意气风发的学子,如今都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可是他们仍然记得西南联大的校歌:
“千秋耻,终当雪。
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前几年曾有一种悲观的论调:
“中国深层次的悲哀在于:知识分子没有良知,富人没有远见。”
当名校的学霸关心的也不过是学个技能找个工作,当整个社会对名校生的认知都停留在什么专业的年薪会更高,我们又该如何要求读书人既要胸怀天下,还要有改造国家的欲望?
当信仰缺失,“德先生”与“赛先生”黯然退场,“马先生”(Money)趾高气昂,我们谈论“五四”,到底在谈什么?
五四精神,一直被大家理解为忧国忧民、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精神。
从士大夫到平民百姓,爱国之心并无贵贱之分,然而读书人被视为五四先锋,是因为他们借助了知识文化的力量,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承担着公共良知和社会责任。
70年前,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先后有2500多名留美学生克服了各种困难,回到了祖国。
1950年2月,华罗庚在归国途中,曾写下《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
“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1950年7月,钱学森准备将整理好的八百公斤的书籍和科研笔记带回祖国,但遭到美国移民当局的强行拘留,并扣押了所有的资料和书籍。
美国海军部高级次长表示:“钱学森参加了美国很多机密科研机构,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抵得上5个步兵师,我宁可将这家伙击毙,也不让他回到中国!
这些克服重重困难回到国家的学者当中,包括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华罗庚、朱光亚、童第周、王大珩、钱伟长、钱三强、竺可桢、林巧稚……
这批海外学子在实现强国梦的征途上默默耕耘,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中流砥柱。
70年后,中国又迎来第二次海归大潮。从1978年到2018年,整整40年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积已达519.49万人。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留学第一大国,其中313.20万名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
“万里长城家,一生唯报国”。
北宋大家张载曾有四句名言,被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这才是读书人的良知,这才是我们谈的“五四”。
排版:淇然
责任编辑:淡淡翠
实习编辑:柳叶叨叨、老泥巴
校对:老泥巴
文章作者简介:琦大白话,正经思考,不正经写文。用美食和文字,温暖胃和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