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读到好文章,我会第一时间分享或者收藏,而这个暑假,我的朋友圈一片沉寂,之所以如此,或许与心境有关,或许是处于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而今天,读了刀哥《行走三天,我到底听到了什么》——在全国第九届教育行走教师研修夏令营上的分享,便义无反顾的分享了出去,之所以这样做,原因有三:
一是文章中有许多富含哲理的金句,如:“重要的不是你听了什么,而是听到了什么。”“重要的不是你见到了谁,而是与谁有了深度的互动和链接。”“AI不会替代老师,但是不会AI的老师可能会被会AI的老师淘汰。”“所谓的教师成长,就是不断的遇见和发现更好的自己,不断的创造和展现更好的自己。”“顺利的人生很难有清晰的命运感。就像幸福的人生,很少有痛苦的深刻感。”……
二是在刀哥的文章中我认识了未曾谋面的人,并汲取了生活与工作智慧。如戴耘教授、李晓霞院长、 于洁老师等等。其中,戴教授提到的三个幻觉,加上刀哥的解读,犹如醍醐灌顶。第一个幻觉是“财富=幸福”。既然是幻觉,就说明二者是不对等的,在生活中我们要正确对待财富、名利等外物。“让我们安身立命的,一定不是物质。”戴教授的观点我是认同的。而刀哥说:“让我们安身立命的肯定是物质,但是让我们身心幸福的,肯定不是物质,或者多半不是物质。”细细想来,人们用双手创造财富,物化的财富能充分保障自己的生活用度精神需求有何不可呢?但如果把财富看得比什么都重,恰恰是一种匮乏状态下的不圆满,极度追求物欲的人,只会窄化幸福或者远离幸福。
戴教授提到第二个幻觉,即“人生的目的就是出人头地”。由经济上的后发优势,谈到发展过快的代价。刀哥又引申到社会文化,教育问题。“多快好省”“弯道超车”,“起步就提速”,既不符合经济学规律,也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学校里面几乎是没有学生,只有考生。“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样的东西,充斥着教育。既然“人生的目的是出人头地”是幻觉,就说明人生的意义有无限的可能!或许走着走着,我们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而打破幻相,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方为正道。
戴教授所说的幻觉三,“好好干,总会苦尽甘来”。刀哥说:所谓的“忙完这一段,就好了”,事实上是“忙完这一段,就好忙下一段了”,这是我们的幻觉,也是我们的敌人。而扪心自问,这样的话前辈对我们说过,我们也用类似这样的话鼓励过年轻人,甚至是自己的孩子,但我想,不管是否苦尽甘来,但好好干工作,干好份内事总归是正确的选择,就如,作为老师,就应该好好备课、上课,尽教书育人职责!而用心用情教书育人的老师,定会赢得学生、家长、学校的尊重。
之所以转发这篇文章,还有一点,那就是便于自己常读常悟,当然,把好的东西分享出去,惠及更多的人,亦善莫大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