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自悟②

作者: 萧力恒 | 来源:发表于2023-09-21 06:25 被阅读0次

恭敬心诚手抄心省(非肉心脏),

《自省自悟》

这4个字在此浊世是有效的自我精进法。

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总结自己的认知和经验;
检讨自己做不足的言行;

不省非不悟,那会倒退好几步!

自修五字心法》:定、静、安、虑、得。

焦躁不安,心就不定;

"多虑"不是不对,而是要做到(非知到)抓大放小,否则就止步不前。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二)

善知识!何名「摩诃」?

摩诃是大。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

诸佛刹土,尽同虚空。

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善知识!

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
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

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识!何名「般若」?

般若者,唐言智慧也。

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既是般若行。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

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

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善知识!何名「波罗蜜」?

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

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

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善知识!

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

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

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

常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

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

悟此法者,
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
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既得见性。

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

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

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

譬如大龙下雨于阎浮提,

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棗叶。

若雨大海,不增不减。(再省续)

相关文章

  • 無盡頭的畫作隨時添幾筆

    自在,自安,自省,自悟, 自足,自由,自愛,自然 我們自己真棒

  • 现代综合篇七十八

    自律自省自悟 一个人从认清自己到评估自己乃至提升自己都离不开自律、自省、自悟。 自律强调的是严格要求自己,自身觉悟...

  • 自悟  自省20171030

    感觉自己能量越来越低落,儿子的状态表面上看来是个进步,但是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进展。内心还是和我们抗拒,让他按时吃饭...

  • 自悟  自省20171030

    感觉自己能量越来越低落,儿子的状态表面上看来是个进步,但是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进展。内心还是和我们抗拒,让他按时吃饭...

  • 自悟自重

    人在世上,需要不断地为心灵除尘,自省自责自悟自重。

  • 自省自悟,成长自己!

    [幸福路人 宋艳俊 平顶山郏县 坚持分享第296天 2018、6.5] 人需要自省,才能自悟,才能做到自我升华,做...

  • 九云泉茶苑

    茶,是一种文化,品茶而静心,静心而自省,自省而能悟,悟而能重新发现。

  • 记住这20个字:爱人先自爱,自爱先自觉,自觉先自省,自省先自悟

    记住这20个字:爱人先自爱,自爱先自觉,自觉先自省,自省先自悟 1。真挚的爱情不会因为外貌和距离、身高和年龄、前辈...

  • 爱之力

    人的本能是爱自己,人的本性是不伤害他人。爱人先自爱,自爱先自觉,自觉先自省,自省先自悟。生命有限,爱心无限;无限的...

  • 隔岸观火 自省自悟

    在简书里稍有些时间了,看到了许多的好文章,也看到了许多含沙射影的文人相轻的现象。还好,我在简书里不算是文人,也不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省自悟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bo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