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胡适,《四十自述》,第六章 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
但他们都不明白“文学形式”往往是可以妨碍束缚文学的本质的。“旧皮囊装不得新酒”,是西方的老话。我们也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古话。文字形式是文学的工具;工具不适用,如何能达意表情?
若没有各国的活语言作新工具,若近代欧洲文人都还须用那已死的拉丁文作工具,欧洲近代文学的勃兴是可能的吗?欧洲各国的文学革命只是文学工具的革命。
我到此时才把中国文学史看明白了,才认清了中国俗话文学(从宋儒的白话语录到元朝明朝的白话戏曲和白话小说)是中国的正统文学,是代表中国文学革命自然发展的趋势的。我到此时才敢正式承认中国今日需要的文学革命是用白话替代古文的革命,是用活的工具替代死的工具的革命。
四
David Byrne(知名摇滚乐队Talking Heads主脑,已入选摇滚名人堂),How Music Work
I had an extremely slow-dawning insight about creation. That insight is that context largely determines what is written, painted, sculpted, sung, or performed.
Opportunity and availability are often the mother of invention. The emotional story—"something to get off my chest"—still gets told, but its form is guided by prior contextual restrictions.
In a sense, we work backward, either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creating work that fits the venue that is available to us. That holds true for the other arts as well: pictures are created that fit and look good on white walls in galleries just as music is written that sounds good either in a dance club or a symphony hall (but probably not in both). In a sense, the space, the platform, and the software “makes” the art, the music, or whatever.
他这个观点也在TED上讲过:建筑如何促进音乐演变。
---------------------
乱弹:感觉他们谈的都是内容的媒介会对内容本身产生重大影响。当新的媒介出现,新的内容就出现了。
比如,胡适在文中举了个例子,《水浒传》里有这样一句:“你这与奴才作奴才的奴才!”,这种情绪不会在文言中出现。(“汝奴之奴?”)
比如,D.B.说录音和演出场所是影响音乐的极重要因素。不管有没有意识到,音乐家在创作时已经预想到了他们音乐传播媒介的形式和大小。朋克乐在CBGB演很好,去音乐厅就屎了。流行音乐用耳机听很好,现场就没法听了。
顺便想起了纸书电子书之争。有人说电子书就是纸书的未来,在经过一个适应的过程之后,人们就会习惯于读电子书了。就像音乐那样,从磁带CD到MP3,这只是一个载体自然转化的过程。但从我个人感受来看,这个类比不大准确,的确,我还是在听过去我听的那些音乐,听歌的时间也并没有减少(可能更多),但是相比起来,阅读习惯、阅读内容的变化却非常之大,看纸书的时间越来越少,用电脑刷微博用手机看网文(而不是电子书)的时间越来越多。
我想,原因可能是我一直以来主要都是听耳机或音箱里传来的音乐,而不是去现场听歌,磁带、CD或MP3,它们所承载的声音最终都还是从(低端的)耳机或音箱传出来的,因此并不会觉得有很大影响。而看电子书和看纸书相比,在我看来,不大像是从CD切换到MP3,更像是要求一个从来只去现场听歌的人开始带上耳机听歌,这种转变显然更难(比如说,他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在现场听到的那些活力四射的歌曲从耳机里传出来时却显得无比沉闷)。
电子书的普及还需要漫长的一段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