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婴童医话(一千零二十一)|小儿吐泻所致慢惊,钱乙用栝蒌汤补液

婴童医话(一千零二十一)|小儿吐泻所致慢惊,钱乙用栝蒌汤补液

作者: 妙手柯楠 | 来源:发表于2024-03-01 06:56 被阅读0次
脾胃虚衰,诸邪遂生。

“东都王氏子,吐泻,诸医药下之至虚,变慢惊。其候,睡露睛,手足瘈疭而身冷。钱曰:此慢惊也。与栝蒌汤。其子胃气实,即开目而身温。”

王氏小儿患呕吐腹泻疾病,前面医生用下法治疗不当,出现虚证并且变成慢惊风,临床表现有睡时露睛、手足冰凉、身体冷等症状。

本症多发于大吐大泻或热病之后,因津液受伤,脾胃虚损,土虚木亢,肝失所养,虚风内动而致。

若久吐久泻,脾胃大伤,中土虚弱,进而导致脾肾阳衰,成为危重之慢脾风症。本症病变主要在脾、肾、肝三脏。

这种呕吐腹泻导致的慢惊风,钱乙用栝蒌汤补液。栝蒌汤主要由栝蒌根组成,也就是天花粉。

《神农本草经》谓其功效:“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本草纲目》言:“栝蒌根,味甘微苦酸……酸能生津,感召之理,故能止渴润枯。微苦降火,甘不伤胃。昔人只言其苦,似未深察。”

栝蒌根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还能补虚安中。服用栝蒌汤后,疗效很好,马上就眼睛睁开,身体温暖起来了。

相关文章

  • 金匱要略方

    1.【栝蒌桂枝汤方】 栝蒌根(苦、寒)二两、桂枝(辛、温)三两、 芍药(苦、平)三两、甘草(甘、平)二两、生姜(...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五七)百合狐惑阴阳毒证治第三/栝蒌牡蛎散

    【原文】百合病,渴不解者,栝蒌牡蛎散主之。 栝蒌牡蛎散方 栝蒌根 牡蛎熬,等分 上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中...

  • 栝蒌实

    瓜蒌皮与瓜蒌仁一起入药称为栝蒌实。

  • 栝蒌子

    故人赠我栝楼子, 心有灵犀口有津。 万民辟疫宅居日, 为此破颜发浩吟。

  • 重温《伤寒金匮要略》七言记忆法

    痉病外邪阻经络,内兼伤津又亡液。 柔痉栝蒌桂枝方,欲作刚痉葛根汤。 刚痉邪入阳明里,急下存阴大承气。 寒湿在表身烦...

  •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方剂整理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 于晨整理 方歌仅供大家参考,方便记忆,大家背的时候,可以只背方子,不背方歌。 栝蒌实(苦,寒)...

  • 婴童医话(七十)

    婴幼儿入夜啼哭,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白天却能安睡,此病为夜啼。因急腹症或饥、渴、热、湿、痒等原...

  • 婴童医话(五十)

    乳蛾为病,无论是风热外邪,还是胃火炽盛、肺肾阴虚,均与身热之毒壅聚咽喉有关。 风火侵袭,胃火积盛,致火热内盛属阳证...

  • 婴童医话(一百零六)

    惊者惊吓也,由小儿先有内伤复来外感,肺窍痰迷,心无所主,一着惊而即发也。 肺主皮毛,皮毛为贼邪入内之门户,风、寒、...

  • 婴童医话(六十)

    小儿呕吐为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古人谓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哕。外感、内伤、惊吓及其他脏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婴童医话(一千零二十一)|小儿吐泻所致慢惊,钱乙用栝蒌汤补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gq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