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有着独特的逻辑,让人感到新鲜和好笑。东北有句俚语:“破马张飞”,就是形容人不稳重,风风火火的样子。 破马是指没有驯服的野马,没规距,猛张飞性子急,东北人独特的逻辑让这两个词组合到了一起,形象不?
老妈是东北人。东北人性格里天生就有幽默感和喜剧成份,这话一点儿也不假。
前年,新房的窗帘还没装上,老爸老妈来了,没想到他们能提前来。我担心光线影响老爸老妈睡觉,就先买了两只眼罩让他们睡觉时带上。老妈拎着眼罩比划了一下说:“戴眼罩,知道的是因为没窗帘,不知道的,进屋一瞅,就得说‘这屋里咋有俩佐罗呢!’……”
今年过年,老爸提议做点麻花麻叶,于是我炒了黑芝麻,用机器打碎后揉到面里。鸡蛋和面,鸡蛋多了,再加上黑芝麻的颜色,准备炸麻叶的面又黑又黄,麻叶炸出来,虽然挺好吃,但是没卖相。老妈撇撇嘴:“你炸的不是麻叶,是油毛毡!”仔细看,颜色真的有点儿像油毛毡。
隔了几天,我又做了糖酥饼。剩了一点儿切好的面剂子,顺手做了苹果酥。由于面剂子是斜切的,擀开以后呈梯形,只得抹上苹果馅儿以后顺势一卷。烤好以后,老妈尝了尝,说:“吃着还行,就是不好看,猛一看像是剥了皮儿的小耗子……”
过去,我姥爷还健在时,总是在冬天到我们家住上一段时间,我们姊妹几个都有点怕跟他一桌吃饭。为啥呢?我姥爷一上饭桌,总是语出惊人,说出让人意想不到的话来,比如我姥爷看到饭桌上的一盘儿腌白菜,就说:“这白菜腌的,都撒出尿来了!”
我们所在的三线厂刚建厂时,多数都是东北人。如果有人不小心得罪了东北人,他们就把他们独特的逻辑发挥得淋漓尽致,千方百计地寒碜你。比如:看你蹲在旮旯里,长得埋了八汰的,像个晒黑的土豆;扬了二正的撒么啥呀;得瑟啥呀,你这会儿要是牵匹马,领只猴儿,可以去取经了,……
还有,牙碜本来是形容吃的东西有泥沙,东北人却用它来形容一个人的长相,长得不好看就是“长得太牙碜了”。
东北人的幽默感是由内向外扩散的。他们不用刻意的去寻找幽默,一张嘴就是一嘟噜一串儿的段子。他们的幽默感从何而来,我琢磨了很长时间。也许是因为东北的冬天又冷又长,人们不能外出做活,只好整天猫在家里,围着火炉或者坐在火炕上唠嗑,时间长了,积累出这么多令人发笑的日常用语。东北严寒的环境,也使东北人性格顽强,心态良好,能够苦中作乐。
有了这些土壤,东北出个赵本山就毫不稀奇了。现在,许多人听见你说东北话(我是个有着东北口音的河南人),他就自行感觉你也挺招笑的。我们单位的厨师就总是学着赵本山的腔调逗我:哎呀妈呀! 听着你这话咋就觉得这(四声)亲呢!那啥玩意,你也是咱东北那旮瘩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