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话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到底是看什么?
度娘说:“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
度娘继续说:“3岁和7岁在古代虽然只是一个概数,但是却已被现代科技证明是非常有道理的。”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的字面意思自然不难理解,但如果我们深入想一想,决定孩子未来发展和成就的这些“表象”是怎么形成的,是由什么决定的?你的答案是什么?
纯粹是孩子自发形成的,还是由家庭教育决定的?
我想,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实质看的是家庭教育!
表面上是看孩子的将来会如何如何,实质上是看大人是如何如何教孩子的,也就是家庭教育是怎么给到孩子营养的。
3岁前,孩子可以轻松掌握一门语言,7岁前,孩子的性格和习惯基本形成,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
可是,如果把孩子放在不同的家庭,结果会一样吗?不同的家教、家风,培养的孩子会一样吗?
三岁看大:不是看孩子有多少才能、会几句英语、背几首唐诗、跳几支舞等能力;七岁看老也不是看家庭有多少钱、有多少社会关系?
那到底看什么呢?
看孩子是否尊重游戏规则,是否有感恩之心,是否乐于助人,是否淳朴善良;
是否节俭勤劳、是否尊重他人,是否善于待人,是否乐于分享;
是否开朗、自强、厚道、大气、亲和力、合作性、讲原则。
上面的这些品质,决定了孩子能否成为大器之才!
一个自私自利、不合群、身心不健康的孩子是肯定走不远的。
一个从小就接受正确家道教养培养的孩子,在人生路上会少走很多弯路。
孩子长大进入社会上,周围的人最关注的是他的人品,他的工作能力还在其次。
在一个家庭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母亲。母爱的光辉,成为孩子心理、性格、价值观养成的总设计师!
教育学家说:一位合格的母亲,胜过一群特级教师。
比如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全家十几口人的吃饭、洗衣等都由她安排。
视频中分享了一个故事——少年毛泽东给贫穷同学带饭的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毛泽东从母亲身上学到了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并深深地影响了他一生。
谦奉老师认为,毛母的伟大丝毫不亚于历史上的四大贤母:孟母、陶母、欧母、岳母。
这些母亲的故事,即使放到今天也毫不过时,例如毛母,她是一个农村妇女,操持家务,齐家教子,淳朴善良、慷慨厚道、损己利人,培养出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毛泽东。
一个家庭,在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下,孩子们树理想、立信念,成长便在此刻发生。家庭教育首先是家长自身的教育,特别是母亲的教育。
你的家庭是什么样的呢?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