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盖格,《动机与人格》的作者,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当我读完前言以后,其实马斯洛就相当于美国的“人性本善”思想者,而当时在美国流行着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等人的“人性本恶”思想,因此马斯洛勇敢地站了出来,提出“动机理论”“自我实现”“心理病态与正常状态”等核心思想体系,来强调“人本善”理论。
动机理论
人类的动机层次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来分,分为五个层次,即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社会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也是我读完以后感触较深的一部分。
基本需要
作为动机理论基本的需要就是的生理驱力(生理需要),例如人对食物、空气、水分、睡眠的需要等。它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任何生理需要以及包括在内的、完成行为的同时起着疏导其他种种需要的作用。书中例子是:当一个人认为自己饿了,也许他寻找事物更多的是寻求安慰或者依赖,而不并非是蛋白质或维生素。
所以我认为生理需要是所有需要中最占优势的需要,没有之一,试想一下一人如果连最基础的食物需求都满足不了的话,那么他对其他的需求会有要求吗?不会,我平日走在街道上经常会看到有乞丐在问路人要钱,他们风餐露宿,只住在天桥底下,连像样的地方也没有,就更加别提上面更高的四种需求了。
安全需要
如果生理需要得到了满足的话,接着就会出现新的需要,那就是安全需要,例如如安全、稳定、依赖、免受恐吓、对于保护者实力的需求等等。
对安全的需要马斯洛在书中说可以透过观察幼儿和儿童来有效的获得对成年人安全需要的理解,在幼儿或儿童身上表现的明显、简单。对于很危险的情景或者威胁生命的情景他们反应的更明显,因为他们根本不会抑制这个反应,而许多成年人有这个自制力,观察他们看不出效果。
我认为安全需求,其实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更多的是一个人在面临不确定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焦虑感,恐惧感会比较多一点。比如说:一个平时不怎么上课学习的人,快到期末考试
的时候会有焦虑感和恐惧感,因为平时没怎么上课,所以在短时间内很难把以前的内容补上,即使补上了,也不一定记得牢固,还有就是不知道考试会出现什么样的题型,自己有会不会做,然而我觉得大多数人对于种需求很多时候并不是很重视,原因可能更多是因为人性的懒惰所造成的。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安全需求其实就是为了消除焦虑和恐惧带来的不确定性。
归属与爱的需要
假如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的得到了满足,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在当今世界,几乎每个人都都渴望朋友,因为从朋友那里会得到归属感,不会感到孤单。成年人归属与爱的需要表现的更明显,他们拥有亲人、孩子、朋友,他们之间有一种充满深情的关系,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一日失去了这种关系,他们就会感到落寞孤寂、无家可归、遭到拒绝的感觉,会很痛苦。
对于归属与爱的需要,在我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大家在大学中已经满足了前两个需求之后,会开始想要有自己的交际圈子以及异性伴侣,因此大家都选择加入学生会和社团想要认识更多的人,并渴望找到一个异性伴侣来满足自己这一方面的需求。当我读完以后,我开始理解到他们的动机,虽是合乎人性的需求,但我却认为那些刻意去加入组织还有盲目找异性伴侣的人是愚蠢的,理由:他们搞反了主次关系,加入组织不是因为会认识更多的人,而是你期望能够在组织里面学到什么东西,锻炼到自己的能力,离开以后自己能够带走些什么,而不是一天到晚只顾着出去玩,说着客套至极的话,学会一套恭维,怕马屁的本领。
盲目交异性朋友,在我看来那只不过是一件浪费时间且愚不可及的事情,两个还没有独立经济基础的小朋友拿着家里人辛苦赚来的钱,说着一生一世不分离之类话,然后第二天觉得不合适就分手了,如果这都不算浪费时间的话,那我真是无话可说了。
总结来说,我们对于归属与爱的需求的判断,是否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这是一个非常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自尊需要
除了少数病态的人之外,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对于他们的稳定的,牢固不变的,通常高的评价的需要或欲望,有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重视的需要或欲望。
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一种自信的感情,使人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和必不可少,然而这些需要一但受到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弱小以及无能的感觉。这些感觉又让人丧失信心,使人要求补偿或者产生神经病的倾向。
在以前读过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过自尊水平其实就是自信和自律水平,那么如何提升自尊水平呢?其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里面,方法有多种,例如:在中国唐朝时期,诗歌写得好,就会受人尊敬;在一个原始部落,打猎技术就代表着他在部落里地位。
其实本质上来讲,大家追求的不过是“成就感”(通过做成什么事情,以获取社会的认可),只不过大家的追求不同,所以方式不同,所做出来的事情也不同罢了。
于我自己而言,我在很长的时间里面思考过这一个问题,究竟我如何才能够获得自尊水平的提升呢,最后我得出了结论:我的第一步是消除焦虑感和恐惧感,把自己的绩点提升上去,自己多参加校内活动并得到经历(当然我也顺便得了奖,例如:在校本部的国际厨王争霸校里面,得到了第一名),有着绩点和活动经历作为保证之后,第二步就要提升自己的思考质量了,我通过写文章,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过去,无论是成功抑或是失败,我都会在回忆中得到新的启发,同时,我也非常重视自己的输出,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电影,过后会带给自己一些新的思想提升,第三部在说服人上面的进步,一个人脑子里面如果没有清晰且有关联的概念的话,是不可能写出好的文章的,而且也更不可能说服别人。
最稳定和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敬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外在的名声、声望以及无根据的奉承之上。我们要利用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别人对我们的尊重,而不是虚伪的恭维,也不是表面的假象。
自我实现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体会到自己存在的用处,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对于不同的人,自我实现的方式是不同的,例如作家写出脍炙人口的文章,音乐家创造出娓娓动听的音乐…这些是他们自我实现的方式。
对于我来说,我现阶段的自我实现其实很简单,(1)就是在大学结束前读够一百本书,并且自己对于这本书有自己理解,能够从中学到什么东西,给自己的带来什么改变(2)通过不断地写文章,来提升自己的思想深度,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3)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达到在交谈中就有着直达人心的效果,而不是肤浅表面的无效沟通。
健康人的思维
“由某个打乱均衡的问题或者麻烦所刺激,问题解决后即消失,思维同时也是自发的,娱乐性的,愉快的,并且常常自动地,毫不费力地产生出来,就象肝脏分泌胆汁一样。对这样的人来说,做思维动物是享受,他们用不着在受折磨或烦恼时才产生思维。
健康者的许多结论和决定都是借助于这些方法做出的,它们在传统上与理性对立,但实际上与理性是合作的。客观的概念。无偏见。被动地对现实的本质做出反应,不掺杂任何个人或自我的成分。问题中心而不是自我中心的认识。”(书中摘取部分)
这个观点告诉我,其实大部分人的思维都是属于不健康或者是亚健康的,对于问题与思维的产生,与他们而言其实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为何看待问题时的心态一定就是要是痛苦的呢,“带来痛苦的其实并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我们看待问题时的态度”。
总结
然而想要作为一个健康的人,且满足自己的“自我实现需求”,其实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一系列的打击与挫折,遭遇不断的诱惑与陷阱,但是只要执拗地去做,既然路是对的,方向也正确,就一定会有有满足自己“需求”的一天到来,不过也正是人心是永远无法被满足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那么人才会为了满足“需求”而不断地努力奋斗,这才是为人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