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因为我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的缘故,我对孤独深有体会。
我喜欢看书、写作、看电影、跑步、泡图书馆、去博物馆看展,而这所有一切都可以一个人完成。
我又是内向型人格,外出活动或者与人交谈会不断消耗我的能量,只有一个人默默待着才能恢复能量,重新变回大家熟悉的活波开朗的样子。
于我而言,独处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而独处是一种孤独。
商家为了噱头,把520、521、1314、七夕、情人节、白色情人节、绿色情人节、五颜六色情人节……恨不得天天都设计成情人节。每到这个时候,小情侣你侬我侬朋友圈秀个恩爱其实也无可厚非,正好中了商家的计谋。但单身的人就要受到无情的嘲讽。你看他多可笑啊,孤独得像条狗。
所以,孤独的人真的是可耻的吗?
一提起孤独这个词,总会有人把它等同于寂寞、悲伤等等负面的词汇。但我认为,孤独是个中性的词汇,孤独就是孤独,它描述的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负面的情绪。
蒋勋在《孤独六讲》里说,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使人发慌,孤独则是饱满。
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害怕孤独,很害怕这个世界上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于是,为了远离孤单的感觉,强迫自己与其他人相处,以为群聚可以带来安全感。
《孤独六讲》有那么一句拗口的话:
孤独是不孤独的开始,当惧怕孤独而被孤独驱使着去寻找不孤独的原因时,是最孤独的时候。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网上很流行的那句: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你越害怕孤独,你越想扎入人堆躲避孤独,你往往越孤独。
人生来孤独,这和是否单身没有关系。从你出生到死亡,能陪伴你最久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所以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能够享受孤独的人是有福气的人。
我也有过不能忍受孤独的时刻,刚从高中集体生活脱离出来进入到大学的时候,大学毕业面临人生抉择的时候,爱而不得的时候。
有些难过苦恼也会讲给朋友听,倾倒垃圾情绪,但并不常做。因为试图把自己的苦恼跟别人说,对于消除苦恼一点帮助也没有,反倒是会增加朋友的担忧。
更别提其他人可能给你的建议,其实我心里都明白,可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倒不如自己跟自己对话,找一个方式把悲伤消化或者找个地方将它静静埋葬。然后,一个人重新开始下一秒的生活。
更多的时候,我对孤独甘之如饴。独处是一种重要的生存技能,也是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我很喜欢村上春树的原因就在于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总有那么一段独处的经历,处在人生低谷一个人默默读书锻炼身体。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做出一份成就,很多东西是没办法从讨论中得到答案,非得一个人静静思考,步步琢磨才行。
刘若英的《我敢在你怀里孤独》如是说:
人能享受孤独是一种福气,因为孤独可以让人静下心来思考,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敢在你怀里孤独》作者:刘若英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年6月对于这本书多谈两句。我其实一直对鸡汤畅销书或者明星写的书怀有偏见,因为世上的书数不胜数,而我的时间有限。但奶茶的这本,我觉得写得很好。对于孤独的看法,在这本书里找到共鸣,这真是很棒的体验。
梭罗曾说过:
有多少人就因为读过一本书后便为生命翻开了新的一页!书籍在等着我们,有时候它会在为我们解密奇迹的同时展示出另一番奇迹;我们会发现某些在眼下难以言说的现象早已在别处获得了表达;那些折腾我们,让我们迷惘困惑的问题无一例外地访问过所有智者,这些问题在他们那里一个都没有遗漏,他们都根据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的语言,结合自己的人生给予了解答。
所以读书也能让你远离孤独,有无数的智者与你同行,又何来孤独?
我对自由有不懈的追求,个人的自由,身体的自由,精神的自由,情感的自由,甚至是别人的自由。
我坚决捍卫思想的自由,我坚决捍卫真理不被扭曲的自由,我坚决捍卫话语表达的自由。
去年在上海看了场托马耶夫斯基原作展。这场展的主题是「政治犹如空气,我们必须生存其中,政府容忍和自由创作之间的平衡」,我觉得这个主题很有趣,很深刻。
亨利·托马耶夫斯基是国际著名的平面设计师、插画家、舞台美术家和设计教育家,他标志性的手绘式图形表达、凝练笔触后的讽刺态度,独特的视觉语言不仅奠定了战后「波兰学院派海报」的鲜明气质,其影响力更辐射法国、英国、乃至整个欧美现代平面设计领域。放几件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展品:
《让波兰是波兰,2+2 必须永远等于 4》海报(Let Poland Be Poland, 2+2 Must Always Equal Four.) 戏剧《历史》(Historia,1983)海报 用脚趾摆出的造型,巧妙地躲过了当时政府对于象征西方自由主义V字手势的禁令,用脚而不是用手比手势,看似幼稚简单,却传达着老道的揶揄情绪——双手被束缚不能表达反对,只能用上双脚。独处的一个好处就是自由,意味这一种自己,不需要从众,可以自我。
善于独处的人不会很容易感到寂寞,自己与自己之间,其实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可以不需要靠别人来知道自己的状态。
李白有句诗我非常喜欢: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何其乐观,何其洒脱。超脱于自我,也超脱于他人。独处的时候,我会置身事外来审视自己,仿佛幻化出了另一个人,一个清醒的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自我批评的我。
独处与相处互为因果,共伴相生。如果总是一个人,就不会特别需要独处。我也有很多朋友,他们大多热闹喧嚣,我喜欢他们身上活泼热闹的烟火气。一个人待久了,也想着和朋友们一起欢腾嬉笑,安静与喧嚣,达到平衡。
经常被朋友嘲笑生活像个老年人,早睡早起,克制饮食,坚持运动。有时也会打破一下内心的秩序,吵着朋友带我去酒吧,做个叛逆的老年人。动感的音乐、忽明忽暗的灯光、各种颜色的酒和大笑的男女,体验过大开大合的生命,便又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里,慢悠悠地继续生活。
我总是能自己给自己找到乐子,看到喜欢的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首歌,就够我欢乐好久,只要生活有趣,那一天的生活就值回票价。
《生活大爆炸》里谢耳朵说,「人穷尽一声追求另一个人的事,我一直无法理解,或许是我自己太有意思,无需他人陪伴,所以我祝你们在对方身上得到的快乐与我自己的一样多。」
叔本华说:「每一个人对独处,即与己为伴的喜抑或憎恶,由他自身的内在价值所决定。」
精神越是丰富的人,越能在孤独里寻欢作乐。
梭罗于 1845 年移居瓦尔登湖畔,在此处独自生活了两年,他自己建筑房屋、耕作、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阅读与写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原始寂寥、物质匮乏的生活实在是寂寞难耐吧。而梭罗却满心欢喜,他能感受到湖水、木屋、森林、动物独特的美,沉醉其中,饱满自足。
《瓦尔登湖》作者:亨利·戴维·梭罗 译者:仲泽 版本: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4年10月他在《瓦尔登湖》中对于孤独这样写到:
我喜欢离群独处,从未觉得有什么伙伴比独处更让我体验到友情的喜悦。孤独并不取决于将人跟他的同伴分隔开来的空间距离,一位在剑桥学院拥塞的斗室中埋头发奋的学子跟沙漠中的苦行者一样孤独。农夫会独自在田间耕作或是林间伐木,他不会觉得孤独,因为他没有闲着,然而一旦傍晚收工回家他便难以独自安坐,他被一种必须到“有人”的地方去找些快乐的想法所支配,他准会觉得这是在补偿他白日的孤独,因此他会差异与那位学子何以能整日整夜地独坐室内而无一倦怠和忧郁。他怎么会明白,尽管这位学子独处室内,但依然是在他自己的田地里耕作,在他的林间劳作,跟这位农夫没有区别,对方同样也会寻找人群寻找快乐,只是方式有所简化而已。
梭罗在瓦尔登湖的这段经历不禁让我想起中国的隐士,他们总是餐霜饮露、终老泉林,了无烟火气息。
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讲述了一个外国人来中国寻找隐士的经历,当代中国是否还有隐士?如果有,他们又在哪里?
《空谷幽兰》作者:比尔·波特 版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6年10月这本外国人写的中国寻隐之旅,自然有些水土不服。也正因为不地道,读出了些许的乐趣。比尔在中国寻得到的隐士大多是皈依佛教的僧人和信奉道教的道士,和我想象中的隐士多少有些出入。
在当今的世道,能抛弃世间的羁绊,归隐山林的人终究寥寥无几。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做内心的隐士。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守住内心,又何必拘于形式。
陶渊明早已给过答案: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那么,独处的人,有爱人的能力吗?
修灵大师奥修这样说:
有独处的能力,才有爱的能力。这句话听起来很吊诡,其实不然。这是一个既存的事实:只有那些有能力独处的人,才有能力去爱,去分享,去走进另一人内心的最深处——而不会出现着急占有对方,不会变成依赖对方,不会将对方限制成一个静物,也不会像着魔般地需要对方。两人于是允许彼此绝对的自由,因为知道即使对方离开了,自己还是可以一样的快乐。自己的快乐是不会被对方剥夺,因为快乐不是对方给了才有的。
如果面包我可以自己赚,乐子我可以自己找,我还是愿意和你在一起,那肯定是因为我特别特别喜欢你吧。
-The End-
作者/ 书荒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