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听林涵的课程,感觉收获很大。她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更全面,更理性,更客观,更契合中庸之道。很显然她是比我更成熟的一名心理咨询师,感谢!
根据林涵的课程和我近期的阅读,我对心理治疗的想法整理一下。
一个完整的治疗不单是有爱也应该有好的技术,这两者缺一不可。
当咨询师有爱的时候,可以对来访者进行更好的倾听,理解,共情,接纳的态度。在安全的治疗氛围中来访者的情绪得到宣泄。这是治疗中具较感性的部分。有些心理治疗师会夸大爱的作用,认为有爱的话,病人的情绪得到宣泄之后就自然都会好起来。对于来访者来说确实如此,当他的情绪得到缓解,他有更多的精力做事情或者寻找生活中的资源。这确实是在咨询中经常能够看到的变化。但是只有爱,似乎还让人觉得力量不够。就像有些人仅仅有情绪的宣泄,如果没有认知上的改变的话,他的行为依旧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而治疗的结果最终是需要落实在行为的改变上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治疗师更娴熟的运用技术,帮助来访者改变认知,改变行为,这部分可以被称为治疗中的理性部分。
就像一个人一样,治疗也需要在感性和理性中寻到一种平衡。林涵的课程给我在理性的建设方面提了一个醒。
最好的治疗师一定不是在治疗中拼尽全力的那个人,而是能够轻轻的拨动手指就能够调动所有资源的人。最起码来访者本人的资源,来访者家人的资源。
比如调动来访者本人的资源。“如果老师不会改变,你会怎么办呢?”“如果爸爸妈妈不会改变,你会怎么办呢?”“如果你生活的环境就是如此,你如何让自己更好的生活呢?”这种问题在后期的发问,会调动来访者本人的潜能。“我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远离这个地方。”“我要好好学习,离父母远一点。”“我要好好挣钱,让自己过得更好一些。”人是有能动性的,人是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命运的。相同的家庭走出来不同的人,相同的环境也可以走出不同的人,其根本原因就是一个人的能动性,一个人的潜能有没有被发挥出来。认知不同,行动不同。
例如对于家长,通常家长都非常的焦虑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孩子,或者觉得自己做的很不好,非常的自责。首先强调的是家长的胜任感,你是好的爸爸妈妈,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把孩子养的很好,你具有做父母的能力。现在的社会父母有太多的焦虑,改变父母的认知,让他们看到自己有胜任感的那一部分。一个人只有觉得自己胜任的时候,才能够有力量做出更多的努力和改变。理解父母,支持父母,是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去做的,否则的话,就失去了一支帮助孩子的最有力量的盟军。
在反思中成长,学做一个操盘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