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调查研究
甘肃新闻网|吴和平:关于加快天水农村第二产业发展的调查(图)

甘肃新闻网|吴和平:关于加快天水农村第二产业发展的调查(图)

作者: 吾尕 | 来源:发表于2018-10-17 17:04 被阅读116次

    吴和平:关于加快天水农村第二产业发展的调查(图)

    来源:甘肃新闻网 作者:本站 发布时间:2018-10-01

    吴和平 农村第二产业主要是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业产品为原料的直接加工和再加工的产业,是对农业各生产部门所提供的各种产品通过生物的、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使农产品更适合消

    吴和平

    农村第二产业主要是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业产品为原料的直接加工和再加工的产业,是对农业各生产部门所提供的各种产品通过生物的、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使农产品更适合消费者的需要而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破解农产品卖难滞销、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对于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天水农村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天水市高度重视农村第二产业的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依托全市老工业基地、特色农业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坚持把农产品加工业融入全市“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服务措施,促进了农村第二产业的全面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正成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力量。至2017年底,全市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14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1.59亿元,增长19.9%;实现增加值1.16亿元,增长18.4%。全市发展食品制造业企业8户,实现工业总产值5.48亿元,增长0.05%;实现增加值0.88亿元,增长—0.7%。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378家(国家级2家、省级35家、市级144家)、5151家和736家。全市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到57.7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9亿元,员工人数4614人。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市纳入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监测分析的加工企业39家,其中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规模的企业26家,2017年实现产值达26.7亿元;有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跃升为2017年度全市10强50户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7.5亿元;从加工能力看,2017年,消耗原料18.8万吨,生产产品8.5万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7.6%,实现了所有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全覆盖,形成了以长城果汁、盛源菊香、昌盛食品、华盛农业等为主的果品加工业,以众兴菌业、武山金陇、孟菇食品、武山绿源等为主的蔬菜加工业,以嘉乐乳业、西联蜂业、维嘉农庄、伊味思食品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业,以丰收农业、伊真香粉条、仪斌粉条、田园春农业科技为主的马铃薯加工业,以天森药业、三陇安康药业、岐黄药业、茂丰中药材、羲皇阿胶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业,以第一粮库、恒顺面粉、盈麦香食品、源丰粮油为主的粮油加工业,以天河酒业、泰丰饮料、乾通沙棘为主的白酒饮料加工业,以全录王辣椒、蒋老五花椒、张川建明食品、街泉庄食品、四门贡醋、陇香食品等为主的调味品加工业,以汉唐陶艺、鸳鸯玉器、庞公玉石、麻编鞋业等为主的可观赏、穿戴旅游商品加工业,以泰达印务、建平包装、裕霖包装、轩辕纸业为主的造纸包装业等十大农村第二产业加工体系。

    (二)加工经营日益精细。粮油加工方面,已从面粉、手工熟食发展到“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盈麦香食品全自动全封闭、卫生环保年产6000吨面包、馒头、呱呱、营养粥、苦苣浆水等现代化生产线。果品加工方面,已从果品贮藏保鲜销售发展到雪原果品在我国最大的果品批发市场—嘉兴市场开设果品专卖行、精加工外包品牌营销,近三年年营业额在1亿元以上;长城果汁以残次果为原料引进国际着名公司在麦积、秦安建成年产5万吨先进的自动化果汁生产线,果汁远销欧盟、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驰名商标“花牛苹果”、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秦州大樱桃”、“秦安蜜桃”等全市果品主要销往国内各大城市和东南亚、俄罗斯、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全市水果出口7万吨,创汇7352万美元。蔬菜加工已发展到武山洛门青露果蔬预冷贮藏、脱水加工、空调冷冻车配送、网络化销售的保质增值阶段;全市有各类蔬菜营销大户297户,运销人员3400人,主销区遍布全国17个省市,年交易量264.63万吨,年交易额41.85亿元。干果经营方面,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绿源国际已连续13年向美国、中东等20多个国家加工出口豆类食品,2013年至今加工销售2.8亿元,出口创汇1034万美元。中药材加工方面,岐黄药业打造地方百亿级医药产业链,利用地产药材进行配方生产,年消化中药材720吨,建立了肉苁蓉、柴胡种植基地238亩,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并计划在秦州区汪川镇建立年产1000头的黑驴养殖基地建设,保证公司特色产品阿胶的原料供应;三陇药业已将党参、黄芪、红芪等地产大宗中药材进行规模化精深加工,面向东南沿海药食兼用并往全国销售,2017年实现产值2345万元;康久中药材合作社已将甘谷黄芪销售到台湾市场。旅游产品加工方面,“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汉唐麦积山艺陶生产出精妙绝伦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麦积山石窟雕塑、壁画、大地湾彩陶、伏羲文化艺术品、敦煌雕塑等系列艺术品六百余种”,传统小件陶制陶塑大件产品156件,小件产品3260件(套),完成产成品产值378万元,调试安装了喷铜、喷银、拉胚机、雕塑台架等设备,承办了由清华美院牵头的《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电子商务方面,淘宝特色中国*甘谷馆利用淘宝、天猫、京东、当当网等第三方平台,已将天水地域内6大类1200多个品种农产品进入电商销售平台,成功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村示范县。就近就业方面,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获得者张维林,已在甘谷县谢家湾等四乡镇建成安排困难群众就近进行裁缝、编织加工的“扶贫车间”,可帮助750名困难群众实现月收入2000元。农产品包装业方面,全市9户农产品包装生产企业,主要生产纸箱、隔档垫片、塑料果箱、泡沫箱,至2017年底,加工各类纸箱和附件包装材料约6000万只左右,实现销售收入约2.5亿元。

    (三)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通过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积极申报注册商标、无公害农产品及绿标认证,扩大品牌知名度,全市农产品加工品牌建设不断增强,品牌效益初步显现。截止目前,全市农产品共有天河酒业、天宝塑业、众兴菌业、大漠行麻编鞋业、花牛果业产业、岐黄药业等天水市中国驰名商标7件,占全市中国驰名商标总数的41.2%;有伊味思清真食品、长城果汁、西联蜂业、陇香食品等天水市省级着名商标77件,占全市着名商标总数的63.6%;有秦安蜜桃、秦州大樱桃、武山韭菜、甘谷鲜辣椒、清水半夏、天水花牛苹果等天水市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4件。累计创建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188个,其中无公害农、畜产品64个、绿色食品86个、有机食品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9个、无公害产地20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产地1个;天水花椒、核桃等8个农产品获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花牛苹果获2017年甘肃农博会区域公用品牌。花牛苹果汁、全录王辣椒、珀菲科特沙棘汁、陇水盛源花椒芽等特色加工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全市农产品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

    (四)加工集群基本形成。围绕“南林、北果、东牧、西菜”的产业布局,加大项目建设力度,至目前,全市共实施陇丰生态农业循环示范园建设、茂丰中药材全产业链建设、绿源国际农产品深加工、长城果汁年产10万吨高端果蔬汁罐装示范基地等农产品项目建设21个,总投资31.44亿元,预计增加产值27.86亿元;争取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1个,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1.93亿元,建成各类果蔬贮藏保鲜库796个,年贮藏能力78万吨。“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麦积区2016年以来已投入农发资金4588万元,新建优质蔬菜基地100余亩、优质核桃示范基地8000亩、优质花牛苹果基地5000亩,有农业龙头企业303家。甘谷县投入资金2305万元,用于贫困乡村的果园建设、梯田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和麦积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引导农产品加工、包装龙头企业向优势农产品产区集中,农产品加工由单个企业发展向集群发展转变,形成了秦州区暖和湾工业园、麦积区廿铺工业园、秦安县安伏工业园等8个基础设施好、产业层次高、特色优势明显、带动性强、集聚功能强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有效带动了包装、储藏、运输等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截止2017年底,处于园区内的加工、包装龙头企业达到43户。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户,完成工业总产值5.06亿元,同比增长8.8%;完成工业增加值7036万元,同比增长8.2%;年末从业人员720人。

    (五)拉动效应明显增强。通过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结成经济共同体,农产品加工企业拉动农民增收能力明显增强。今年以来,全市50%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建立了较紧密的利益联结方式,联结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带动农户近万户。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基本稳定,对提供社会就业、带动天水及周边农民脱贫致富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较好的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企业规模偏小,加工企业市场占有率低。全市90%的龙头企业基本以种植、流通为主,规模普遍偏小,缺乏对农产品的深精加工和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引导生产、加工增值、带动基地、联结农户等功能均不强。农产品加工企业仅占10%,而且年销售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仅6家(众兴菌业、天水长城果汁、秦安长城果汁、昌盛食品、西联蜂业、恒顺面粉),销售收入占整体销售收入的1/6。以果品包装箱为例,2017年,全市鲜果产量为281万吨,按每只包装箱装30斤的载重量测算,共需果品包装箱1.87亿只,按每只包装箱7元的价格测算,产值约13亿元左右,加上蔬菜等其它农产品包装需求,全市农产品包装箱总需求约在15亿元左右。但是,就全市纸箱加工能力而言,仅能满足需求的1/3,加之我市受包装企业的产品质量、价格等因素影响,实际生产的各类农产品包装箱不到1亿元,仅占全市农产品包装市场的1/15,绝大多数果品包装箱从深圳、陕西、山西、静宁等地购进。

    (二)农产品转化增值能力弱,企业利润不高。2017年,全市建有专门研发机构加工企业16家,研发投入经费平均强度仅为0.33%。由于科技研发跟不上,只能维持在低层次的农产品初加工层面上,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不高,多数产品存在粗产品多、精产品少,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内销产品多、出口创汇产品少的“四多四少”现象,很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上受用工成本、土地租金、原材料、运输价格持续上涨和国内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滑严重。如武山县绿源国际年加工农产品5000多吨,它将成本7000多元/吨的蚕豆加工后,以9000元/吨的价格出口到美国、墨西哥、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扣除装卸费、运输费、包装费、出口代理费等费用后,每吨利润仅400元左右,利润率为3—5%之间。

    (三)企业融资困难加剧,产销联结机制不紧密。从企业自身来看,有效的抵押物不足,银行信用等级不高,较难获得银行贷款;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由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银行对农业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市60%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遇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资金缺口大多数在40%以上(部分县区、部分行业缺口更大),融资成本(银行利息和担保费用)都在1分以上,部分民间借贷的费用更高,企业的相当一部分利润用于支付银行利息。如昊峰集团甘肃泰达印务包装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年设计生产能力1亿只的彩印生产线,由于流动资金紧缺,2017年生产加工仅1000万只左右,而且高成本的融资导致企业运行成本上升,生产出的部分果品包装箱的成本要比周边地区企业高5%左右。同时,龙头企业与产业基地及农户之间缺乏稳定的产销联结机制,“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导致有基地没有加工企业,或有加工企业但无原料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张家川县伊味思食品有限公司因原料供应不足,1000吨/年的牛肉加工能力变成了150吨/年。天水长城果汁饮料有限公司因当地果源不足,远从新疆、陕西等地收购果品原料。

    (四)品牌建设严重滞后,环保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较多。按照业内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的营销特点,目前我市还没有产生做行业标准的龙头企业,获得省以上名牌产品或着名(驰名)商标的龙头企业仅有14家28件,绝大多数龙头企业都停留在做产品的初级阶段,多数产品处于“有品无名无牌子”和“一等原料、二等加工、三等价格”状态,没有真正实现由产品利润、加工利润向品牌利润的转变。同时,随着国家对资源、环境以及质量安全的高度重视,部分企业生产方式落后的问题也日益凸显,50%以上的企业发展受到土地制约。如盈麦香食品“百姓主食厨房和放心早餐工程”计划在秦州、麦积城区投放200个固定和流动早餐厅,实行统一生产、统一配送、统一销售,既可保障市民早餐安全,又能带动就业,但由于城市管理、审批程序等方面的原因,早餐亭设置较为困难,致使企业无法满负荷运行,效益未能最大化。清水县、张家川的皮毛加工和马铃薯加工企业因污水处理不达标,几乎全部停产。

    (五)企业管理水平偏低,政府服务保障跟进不及时。我市龙头企业发展历史不长,企业负责人整体素质不高,管理不科学。目前的经营者大多数都是原来小本经营者,创业经验丰富,但企业管理能力不足。据调查,全市60%左右的龙头企业负责人年龄在45—60岁之间,仅局限于家庭式管理,没有专业团队。资源靠人脉、信息靠关系,普遍未建立有效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生产经营机制,缺乏现代企业管理能力,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跟不上市场形势的需要。同时,较之前些年,社会各界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视程度有所减弱,省、市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逐渐减少,更有一些县区把农业产业化企业等同于一般农业企业,忽略了其在带动农户增收、推动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市县均明确农产品加工企业要在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但有些县区在清理规范各类领导小组时撤销了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造成了管理服务机构和人员缺失。随着近几年龙头企业数量的迅猛增长,基层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承担的龙头企业监测、统计、考核、调研、品牌创建、展示展销等工作量逐年加大,但龙头企业对政府产业化主管部门在工作配合上不是很积极,这也反映出政府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指导服务没有及时跟进。

    三、加快农村第二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村第二产业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绿色发展为方向,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引领,以一二三产融合为路径,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紧紧围绕消费谋加工、加工谋生产、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努力推动农产品加工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互联互通,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集群发展转变,农产品加工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一)壮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建议依托各县区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把推进小城镇建设同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农村二产业有机结合,加强规划引领和市场开发,在县域范围内统筹安排协调村镇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农村第二产业布局,在特色优势产业主产区、优势产区、产业园区,创建一批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农产品产地加工示范基地。在各县县城及有一定发展基础和前景的区域中心小城镇,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引导农村二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集中,着力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型特色乡镇。

    (二)扶持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工业。按照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的原则,对现有经营状况好、产品有一定市场、发展潜力较大的农产品加工包装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扶持。建议加快开发以果品贮藏保鲜、冷链运输销售,果汁饮料、果酒、果粉、调味品加工等为主的果品全产业链条;扶强以伊味思系列清真牛羊肉加工业、清真乳品业、清真休闲食品业、清真调味品业,奶粉、液态奶、蜂产品、鸡蛋干、皮革加工于一体的畜牧全产业链条;扶优以净菜、脱水蔬菜、速冻蔬菜、蔬菜贮藏保鲜、冷链运输等为主蔬菜全产业链条;扶好以马铃薯淀粉深加工及粉条、马铃薯片生产为主马铃薯全产业链条。同时,积极发展小包装饮片、精制饮片等中药饮片,加大中药新药研发、优势特色品种创制,研究开发保健食品、药膳、功能性日用品等产品,推进中药向预防、康复、养生保健等方向延伸发展,提高中药材精深加工水平和能力。加快发展以包装箱、发泡网、果袋等为主的农产品包装材料业。论证建设一批饲料加工企业,为全市畜牧养殖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优化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龙头的循环农业产业链条。同时,通过扶持引导,加大对农产品加工的研发力度,提高企业科技水平,实现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益最大化。

    (三)解决农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认真贯彻全国农业信贷担保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建立财政支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充分利用甘肃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天水农业龙头企业信贷担保公司等现有涉农信贷担保平台,不断简化龙头企业融资手续,降低担保费用,扩大可抵押品范围,引导商业银行开发适宜农业产业的信贷产品。建议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支持各县区尽快建立担保机构,实现实质性运营。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募集发展资金。以实施全市“一十百千现代农业建设工程”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天水长城果汁饮料有限公司”和“天水九龙山禽业养殖有限公司”2家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力度。

    (四)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树立大食品、大农业、大资源、大生态理念,统筹区域产业发展基础、生态环境、资源环境,以推进适宜区主导产业全覆盖为抓手,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突出绿色化引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效益化提升,强化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建设,争创一批驰名商标、着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力提升优质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议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加快推进“一县一业、一域一品”产业培育,整流域集中连片推进麦积花牛苹果、清水核桃、张川草食畜牧及中药材等特色主导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压缩传统种植业比例,稳定果品、蔬菜面积和效益,扩大油料、中药材、饲草料等作物面积保供给,创建一批规模化种植(种养加)、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三品一标”生产示范基地,促进优势产业向生产核心区聚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特色主导产业数量和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需要。

    (五)建立健全产销联结机制。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载体,广泛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以及外商资本等投资开发农业。在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产业基地及农户之间产销联结机制,稳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的同时,建议充分利用近期与北控城投集团子公司北控盛鼎公司与秦州区签署《甘肃天水农产品物流港(园)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投资30亿元在秦州区建设区域性农产品交易中心、大连商品交易所组织的牧原股份、雏鹰农牧、陕粮集团、和润集团等上市企业来我市与有关企业合作开展产品深加工、养殖设施设备推广、江苏证监局组织的苏宁易购、长青股份、文峰大世界、江苏农垦公司、安徽奥特佳公司等5家上市企业与我市达成系列合作意向的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上述企业紧密对接,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实施。

    (七)引进先进设备弥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短板。一是引进实力强的果品加工企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议考察、引进“唐翠园黄桃”加工、生产、销售,打入餐饮、茶楼、蔬菜超市、水果超市、便利店等实体店的经验:严密管护、采摘新鲜蜜桃,采用国际先进的马口铁包装技术,先进的灌装、灭菌技术,防震泡沫板颠簸震荡处理的物流运输,生产出比长途运输的“新鲜”水果更新鲜、仅次于“现摘即食”水果的“水果罐头”食品,利用互联网渠道以最快的速度把最新鲜的蜜桃“安全、不担心腐烂”的送到消费者手里的蜜桃加工营销系统,可解决秦安蜜桃的发展瓶颈,果农蜜桃罐头零售达到15元每罐425克,28元每罐820克。二是规模化发展核桃加工产业,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发核桃仁产品核桃方便食品,如蜂蜜核桃方便食品、核桃保健粥、核桃粉、核桃乳等。核桃壳深加工,如:核桃壳超细粉气流冲洗研磨剂,用于肥皂、牙膏及其他一些护肤品中粗糙的沙砾般的添加剂 。核桃油生产,核桃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核桃油新鲜纯正、营养丰富、口感清淡,脂肪酸组态近似母乳,易被消化吸收,是儿童发育期、女性妊娠期及产后康复期的高级保健食用油。核桃青皮深加工,在核桃青皮中可提取出核桃醌,核桃醌及其衍生物等可应用于医疗上,是治疗肝癌、自发性乳腺癌、食道癌和胃癌的有效物质。核桃皮也可提取安全无毒的天然食用色素,可用于软糖、果冻、蛋糕等食品的着色。核桃青皮素为优质的着色剂,可用于高级染发剂,柔软、光亮、不脱色。三是发展环保生态菌草产业。引进山东滨州国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种植高科技农业新品种——巨菌草、延伸产业链条的经验,这项菌草产业农业生态循环新模式已向“一带一路”十多个国家推广:采用土地流转的形式,将农民手中的承包地集中起来,然后进行连片开发,规模化种植菌草。由公司统一供苗、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这样即保证了菌草质量,又产生了规模效益。种植农户在获得租金的同时,还被返聘为农民工,自己的承包地不用投入一分钱,每亩的纯收入就是两三千元,仅此一项,每户家庭收入就是上万元。建立集种植、饲养、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融合一二三产业的菌草示范基地。

    (六)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服务保障。按照“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把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实现产业脱贫的重要途径,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建议整合全市果品、蔬菜、畜牧、中药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市级财政支农资金,设立天水市农业产业发展基金,通过产业发展基金,撬动社会资金,形成发展合力。成立农产品加工业管理服务机构,协调落实各项支持政策,组织编写“天水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出台“天水市农产品加工包装企业扶持办法”,择优重点支持8大产业10家左右的农产品加工、包装企业,进行技术装备改造升级,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同时,加大财政对农村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关键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村水、电、路、通信、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污水处理等环卫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促进企业污染达标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市级工业专项资金的使用上,建议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倾斜,重点扶持龙头企业项目建设和科技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使其更好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创新人才引进和人才激励机制,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科技研发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支队伍”的培训和建设,全方位提升企业家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为企业做大做强和全市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

    更多行业资讯,请关注腾讯分分彩计划或添加微信号:http://2019ffc.com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甘肃新闻网|吴和平:关于加快天水农村第二产业发展的调查(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pr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