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60年代,当IBM才卖出第一台主机时,谁也未曾想到全球的计算机规模会如此之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型主机被小型计算机超越,然后是个人计算机,再然后就是现在几乎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再往下就是随之出现的各种智能设备。
如今,超过十亿台智能的可连接设备组成了一个大大的网,也就说我们所熟知的物联网。
但是,在这个智能、安全和高效的网络之下,同样也包裹无所不在的广告、不怀好意的监控以及无层出不穷的泄露。
物联网的行业痛点
1. 物联网设备安全
2017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榜单发布时,有人这样描述其中某项技术:
“其它技术都在拼命体现自己将如何如何造福人类,只有它顶着一副势要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罪恶嘴脸。”
榜单中,唱反调的成员就是“僵尸物联网(Botnets of Things)”,可以感染并控制摄像头、监视器以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的恶意软件,可造成大规模的网络瘫痪。
它的“杰作”可参考“史上最严重的DDoS 攻击”事件。
2016,Mirai创造的僵尸物联网(Botnets of Things)让美国大半互联网陷入瘫痪,包括 Twitter、Paypal、Spotify 在内的多个大型网站被迫中断服务,其中部分重要的攻击就来源于物联网设备。
如今,这些问题不但没有被解决,反而变得更加严重。其主要原因就是大量廉价的摄像头、监视器以及其他物联网产品的出现。由于这些产品往往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黑客可以轻易地控制它们。
2. 用户的隐私安全
除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手机、PC以及平板等,未来还会有大量的“物”加入物联网这个大家挺,包括各种智能电子设备、摄像头、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工厂等等。
网络越大,所囊括的个人信息越多,意味着越来越全面的个人信息会被泄露。比如,2017年,成都监控摄像失守,266个监控摄像头被网络直播。
3. 中心化的架构僵化,成本极高
目前的物联网数据都汇总到单一的中心控制系统,随着智能设备呈指数级增长,所产生的数据以及交易量都是十分庞大的。
而所有设备之间的通信必须通过中心化代理通信模式实现,设备之间的连接必须通过网路,极大的提高了组网的成本。
此外,这些相关基础设施的维护成本也极高。
区块链给物联网带来的改进
1. 身份鉴权
物联网中数以千亿计的参与者并不都是善类,我们需要某种形式的验证和共识机制,来验明谁好谁坏。
区块链的加密验证和共识机制有助于识别值得信任的物联网节点,避免非法甚至是恶意的节点接入物联网。从这点来看,区块链可以有效地对抗僵尸物联网。
2. 隐私保护
区块链无中心化而且所有传输的数据都经过严格的加密处理,用户的数据和隐私将会更加安全,这也是未来大数据能够为全社会共享的关键。
3. 降低成本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架构直接颠覆了物联网旧有的中心化架构,每个设备作为一个节点,管理自己的行为,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去中心化的自治物联网,从而实现数字世界的民主。
此外,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设备允许他们将维护设备的责任转移给一个自我维护设备社区,这使得他们节省大量的基础设施成本。
相较于之前的中心化架构,省去了很多的中心维护成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