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婆婆以前是摆摊卖水/饮料的,就是路边随处可见的那种。
年轻时,在火车站边上卖,据说生意还不错。后来火车站搬迁,换的位置生意没那么好了,依旧那么卖着。再后来房子拆迁,营业地点被分到一条小路的路边。那条路是很少有人去的路,能卖出去的水很少,据说有一次呆了大半天只赚了8毛钱。最多的时候,一般也就是一天赚30几块钱。我婆婆就找其他地方,比如小区对面有个菜市场,我婆婆就每天骑自行车带着水和饮料去菜市场卖一圈。
在我生宝宝前,在全家人的劝说下,我婆婆终于放弃了这份“事业”。
从最初的收益不错,到后来路越走越窄,最后可以说是“破产”了。从我婆婆的这段事业经历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规划事业
我婆婆过去的30多年基本是只埋头拉车,从没有抬头看路的。
她每天早上醒来就直接去出摊,到没有人买了再回来。从来没有想过“以后”。没有想过5年后的目标,没有想过1年后的目标,甚至第2天的都没想过。
只有一次,看到开出租车比较赚钱,然而被姥爷一句“孩子还小,等孩子大了再说吧”阻止了,后来再也没有想过其他的。
规划自己的事业,想想自己的目标,以终为始。
2.和比你聪明的人共事
我婆婆朋友不多,基本只有几个和她一起摆过摊的朋友,都是卖到后来卖不动了才不卖的。她最好的朋友,是一个姓石的阿姨,据我婆婆说“家里有4套房子,还是很节俭,沙发上不舍得买沙发巾,铺个破床单代替”。
我婆婆看到比她聪明的人,就觉得很是羡慕,但觉得自己跟人家差得很远,所以从来都不跟这些人来往。
于是,她这么多年就一直跟几个同行,相互看谁更“会过日子”。
和比自己聪明的人共事,让自己不局限在以前的见识和经验中。
3.保持阅读
提起读书,我婆婆的口头禅就是“我不爱读书”。她从来都觉得只有“爱”读书的人才会读书,而她是“不爱”读书那拨的。
近一两年我偶尔会读一些书给她听,最近经常会打开剽悍晨读放给她听,她听到之后总是感慨说“人家怎么说的那么对呢”。
有一次她因为一件事情想不开,我给她播放“一针见血的情绪整理术”,她听完后睡了一觉,再醒来就想开很多了。
以前我们说的话,她很少能听进去。总是说“我这么多年都是这么着的,改不了。”“你们年轻人都不会过日子。”最近,听了一些晨读文章,很多想法开始不知不觉慢慢改变。以前从来都是只有东西坏得不能要了,才恋恋不舍地扔掉的她,最近几天居然开始断舍离,把一些放了很多年不用的东西都清理掉了。
保持阅读,能让自己更开放,不断进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