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是宝贵无比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描画这一张人生白纸呢?
有的时候我常常会想。以后上班了,天天不是工作就是工作,那这生活的还不够憋屈吗?亦或者就说说现在,天天不是上学就是上学。这样的日子难道不憋屈吗?
但是我现在想明白了。
首先,人为什么要工作?你首先会想到的一定是—工作才能有钱,有钱才能生活,钱多才能生活的好,过上自己理想的幸福的生活。其次,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呢?你首先会想到的一定是—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上理想大学,考上理想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有一份好工作才能过上自己的幸福生活……
在现在大多数人眼里,工作和学习只是他们实现自己利益和目标的一种手段罢了。如果只是手段,那又怎么会快乐呢?从中体会不到乐趣,不憋屈就怪了。
所以想要让我们的人生白纸充满活力,首先就要做到享受当下,不管好与坏。
上面所提到的两种思维方式的所属人群普遍都存在一种思想:我好好学了,努力工作了,就能过上好的生活了。仿佛,他们所向往和憧憬的生活一直是那个美好的未来,而不是当下。当下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那个还未到来的美妙生活而铺路。当下所付出的所有汗水和辛劳都化为了通往美妙未来的基石。
举个例子,现在的家长们总喜欢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现在什么都不要想,只管好好学习,等高考结束了,你想怎么玩怎么玩/现在吃不了学习的苦,以后就要吃生活的苦。
包括各种励志的短视频的文案也在不停的宣扬这一观念。
我认为这种观念大错特错。人被医生从母亲肚子里抱出来的那一刻就开始活了。而不是,考上好大学才开始人生的美妙篇章,什么事情都要留到考上大学以后去做。如果这么想,那么高考前的18年不是白活了吗?这样的人有青春吗?说出这种话的人有资格提青春吗?
又有些家长说(例如我妈):同学之间不要讲一些和学习无关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要多多探讨一下学习,你看看那些成绩好的,他们说不说那些……(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看电视,和朋友聊天逛街,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都是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这种观念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刻进了我们家长同胞们的DNA。
这些家长(包括部分老师)认为,学生就应该学习,其他的一切事情都是考上好大学以后该做的事(学生就该被学习淹没)。
以上的所有都是要深深摒弃的。
我们应该活在当下,不要憧憬还未到来的未来,不要牺牲当下的快乐去成全还未到来的快乐,不要拆了当下住的房舍去填补未来的别墅……
不要把学习当成手段。学习是什么?就字面意思来说,学习=获取知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最基本的,是因为人的精神需要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人需要感悟各种各样的知识。然后才是,掌握了这些知识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学习语文就感悟这些优美的文字,美妙的诗词。每学一篇文章都能感悟到不一样的感情。学习英语,只是为了掌握好这门语言,让我们能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民交流……
我很反感现在网上一些老师所传授的所谓的“方法大招”。视频的标题永远是“不用看文章,英语阅读满分” “不用看题目,直接代入公式计算” …… 传授这种“邪门歪道”的人是怎么看待学习的呢?他们认为考高分最重要,甚至学没学懂不重要,分拿到手就行。这严重曲解了学习的意义。
上学一点也不辛苦的。如果你爱这些有趣的知识,以爱的眼光看待这些知识。那么你每天就会收获无穷的乐趣。
当然,这种对知识的爱不能与对游戏对娱乐的爱相比较。假使你是一个从没玩过游戏的人,想要在短时间内把你拉入游戏坑,是不是很容易呢?可学习不一样,不是每天空喊两句:学习,我爱你,就能真正爱上学习的。
把话说回来,学习,是为了感受知识的乐趣。而游戏娱乐也是为了让我们快乐。同样是快乐,快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不能断言说看书的乐趣比打游戏的乐趣高尚。乐趣是平等的。
享受当下,认真过好每一天,把自己融入每一天,而不要把自己封锁起来,等到高考结束再放自己出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