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开了一家巧克力糖果店,因为呢有特殊的渠道,所以它的巧克力比别处的巧克力都要便宜。
但是他发现来自己家店买巧克力的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这是怎么回事儿?
如果想要策划一场营销活动,又该怎么样策划呢?想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要理解背后的人性逻辑及心理账户。
什么是心理账户呢?举个例子,有一双鞋你特别喜欢,但是要两千多,你辛辛苦苦攒够了钱,但是还是舍不得买。你想我辛辛苦苦把钱攒下,最后就买了一双鞋,实在是太不值了,还是算了吧。
过了两天到了你的生日,你出去逛商场。恰巧又走进了鞋店,看到了那双你一直想要买的鞋子。这时候你一咬牙、一跺脚说:反正今天过生日就当奖励自己了,才两千块钱,难道过生日还不能买吗?
于是你大手一挥,买下了这双你向往已久的鞋子。这时候出现了一个问题,鞋子本身并没有变便宜,为什么平时觉得两千块钱太贵,舍不得,今天就能舍下来买呢?
这就要提到我们所说的心理账户了。所谓心理账户就是人们不仅会对物品分门别类,对于金钱也会进行各自归类的、区别对待,在心里为他们建立各种各样的账户。
一开始你舍不得买鞋,是因为这两千块钱是你辛辛苦苦赚下来的,存放在了值钱且重要的辛苦钱账户,这些钱是不可以随便乱花的。
但是生日这个特殊的日子,让你在心里把这两千块钱转移到了可以花的自我奖励账户,于是,同样的价格在你的心理体验上就感觉到不那么贵了。
再举一个例子,双十一到了,蓄势已久的你在淘宝上买了许多东西,花了好几万块钱。你很开心地说:因为这天的东西便宜啊,不买白不买。
可是随即你就发现,其实双十一的东西并不比平时便宜,而且今天的花销这么大,买的有用的东西却并不多。
即使你发现了这一点,依然是无所谓的,说双十一就该多买点东西。为什么你平时舍不得买,但是双十一就舍得剁手了呢?
因为双十一这个特殊的节日让你把钱存放在了自我满足的心理账户里,这个时候你花钱就会变得大手大脚,甚至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开头的两个问题,为什么自己的巧克力很便宜,但是依旧没有人来买呢?如何策划一场售卖巧克力的活动呢?
首先,巧克力如果只是当做普通的糖果来卖,那么就会被存放在饮食账户这个心理账户里来,购买的就大多数都是喜欢吃巧克力的吃货。
但是吃货毕竟是少数,还有一部分人并不喜欢吃巧克力,所以无论价格便宜与贵,他们都不会来买巧克力。
这个时候你就要去寻找一个最适合把巧克力卖出去的心理账户,比如两性情感账户。可以把你的广告标题改一改,改成:得到你是我一生的幸福。
想要策划一场营销活动,不仅可以利用两性情感账户,还可以利用亲子情感账户,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策划一场买巧克力就送小玩具的活动。而小玩具的作用就是调整用户的心理账户,让他们从亲子情感账户中掏钱。
下面我们说一下方法论,想让用户掏钱,就要找到他最容易掏钱的那个心理账户。
我为你总结了几个。
第一个,情感维系账户,从这个账户里涉及到了父母、亲戚、子女、爱人,为自己在乎的人掏钱,许多人就会大方很多。
第二个,意外所得账户。当你辛辛苦苦赚了钱,你可能不会随便胡乱花,但是当你从地上捡了同样多的钱,你可能就会随意花掉,这就是意外所得账户。许多店家会给你发优惠券,会让你觉得这几块钱是意外所得,花起来也不心疼,大不了自己加几块钱,其实就是中了商家的套路。
第三个,零钱账户,你发现了吗?当你有一张一百块钱的整钱,你就不会轻易花,当你把整钱破开,就会花得很快。因为我们会认为零钱不算钱,这就是零钱账户。为什么很多商家会有分期付款?既然你不舍得花整钱,那你分期好了,分期花的都是零钱,这时候你就会掏钱下单。
第四个,自我投资账户。如果你买了我的课程,就是中了自我投资账户这个套路。当然为什么设定成九十九块钱,而不是一百块钱,这是利用零钱账户的心理。
还记得费列罗的文案吗?身为费列罗是女人的你该为自己献上一盒。
我们小结一下,所谓心理账户是指我们会把钱分门别类地存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的人性弱点。
有的账户重要且值钱,有的账户不重要且不值钱。想让用户掏钱,就要找到他最容易掏钱的那个心理账户。
我总结了四个,分别是情感维系账户、意外所得账户、零钱账户和自我投资账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