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孑逸
他是我们村里唯一的一个留着长发而不肯洗头的男人。
在我五岁的时候,他大约三十来岁,却看上去像个五六十岁的老头。长到肩部被汗液凝成一团的头发,一套被污垢侵袭得油光满面的中山装,一双增厚底的解放鞋。常常见人就“嘿嘿”一笑。笑意中,但又是一个明辨事理的人,村里人的名字他都记得一清二楚。偶尔手上会夹着一根烟,有一股淡定闲神的气息。这是我对他的印象与记忆。
去年春节回家,和母亲在菜地里除草。他坐在路旁的石头上,看着我们“嘿嘿”一笑。他健壮的身体还是三十来岁的样子,挺拔有力。母亲和蔼地问:“大伯,你还有菜吃吗?我让姑娘送白菜来给你。”
“没有哦!嘿嘿,好!”他答道。
我在一旁说,他会吃什么菜嘛!以前我经常看到他只煮肉,不吃菜的。我也懒得跑。
“不要了,不要了……”他一边回答母亲一边往家的方向走。
母亲说他是一身傲骨的人,哪怕饿着肚子也不会随意接受别人不友好的赠送。一定要平等对待他。
后来打发妹妹送过去,他收下了白菜,一直不停地说多谢。妹妹和他交流几分钟后,正印证了母亲说的“一身傲骨之气”。
穷人也有自尊,自尊无关高低贵贱。
想到许多年前,那时候村里还没有安装自来水,大家是用水桶到井里去挑水。他没有水桶,就用蒸锅去提水,在两只耳朵上捆上一根线,一路走到家,都有水滴洒在路上的足迹。他宁可洒出来只要半锅水,也不愿接受邻居借给他的水桶。
当时,所有的人都好奇他为何如此倔强,简陋的生活,迎来全村人的嘲讽。嘲讽越加凶猛,他越是果断拒绝别人的施舍。
这股倔强之气,首先没有一个人理解他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政府给他建立屋子之前,他就寄宿在父母生前留下的老房子的一个角落,风吹日晒,雨淋霜打。饿了就带上米去他曾帮助过干农活的人家去煮,并且帮忙干活他也不会随意乱去,一定要去说话和蔼,为人善良的人家。若哪一天,没有帮助干活,又没有带食材去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在别人家里吃饭的,哪怕是喝一口水,他都会果断拒绝。
在整个村子里,爷爷奶奶的家是他常常提着米去煮饭的一家,也是他常常帮忙干农活的一家。无论阴晴雨雪,他都会坚持到晚上才回来,且没有一丝懈怠。干完活的第二天,在邀请他来吃饭时,他又拒绝了。
全村人都呼唤他乳名——胡凯。
他的亲人只剩下一个侄儿。很多人好奇他为什么从不去侄儿家,我也在大人们的疑问中感到好奇,无数次问过他。
“不想去,他家媳妇说话难听得很,还骂人。”他笑呵呵地回答我。我心想:一个连家都没有的人还懂得别人说什么好不好的,真是怪人。
甚至全村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怪人,用另外一种眼光来打量他,眼神里好像在释放一种鄙视说:“人憨厚么就算了,还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村里有很多人,农忙时干不完的农活去请他帮忙;不要的大衣、棉被、猪肉都会不自觉地想要拿去给他,全部被他拒绝了。一直到现在,时光荏苒,岁月更替,村里的人也不断地老去,年轻的不断长大,也没有人在请他干活,也没有人在施舍衣物。只是偶尔会有人送点蔬菜。赠送中,让他感到有些不和谐的话语,他宁愿把菜扔掉也不会吃。
邻居说,常常会看到胡凯把家里的菜拿出来扔掉,又引起很多人的好奇;“明明是新鲜的,怎么又不吃了呢?”可就是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他会选择性地接受!
他的一生都在别人的怜悯中度过,但他却没有因为别人的怜悯而放弃过倔强的性格。
我们都以为慈悲就是去可怜比我们更贫穷的人,却怎么会知道他只是物质贫穷而已。
原来,我们都忘记了悲心的基础是平等;布施的精髓是分享。绝非怜悯与同情,更不是居高临下的可怜与哀叹。
经过那次事情后,脑子里不断浮现一句话:穷人也有一身的傲骨。不需要我们舍弃平等之心去广撒同情,那会更伤人害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