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一篇中,以伯昏无人之口,讲述了善射的最高境界。
一开始,列子向伯昏无人展示自己的箭法:肘上放着一杯水,拉满弓,一箭接一箭地连发,身体却纹丝不动,似个雕像。“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犹象人也。”
伯昏无人认为这是有心之射,如果能做到无心之射才是不易。于是问列子是否能爬上高山,站上巨石,面对悬崖,同样淡定而射?“是射非射,非不射这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
随后,二人一同登高山,履危石,伯昏无人还率先示范:走到悬崖边后背转身来,把脚的2/3部分腾空于百丈深渊之外。之后,再向列子作揖,请他也如此照做。岂知此时的列子只能趴在地上,冷汗一直流到了脚后跟。“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此时,伯昏无人才说:“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意思是,真正修养高尚的人,上能窥测青天,下能潜入黄泉,精神自由奔放达于宇宙八方,神情始终不会改变。而列子因恐惧眼花,神情大变,想再要射中箭耙自然是不可能的了。
《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言非虚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