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970874/1c5c64af37231bc2.png)
使用目的:
1. 代替受伤之动脉及静脉或作为阻塞动脉之分流
2. 洗肾病人进行血液透析所需之静脉移植管
3. 各种癌症需要接受化疗的病患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70874/7855ee52ced8eaf3.png)
理想人工血管条件:
1. 生物相容性良好
2. 惰性
3.容易获得且便宜
4. 适当的机械性质
5. 无毒性
6. 不致癌
7. 无过敏性
人工血管的分类:
1. 生物组织型
2. 合成型
3.混合型
4. 组织工程型人工血管
而组织工程型人工血管又可以分为:
1. 自体移植血管
2. 同种移植血管
3. 异种移植血管
人工血管的要求:
生醫材料的使用目的是為了取代已受損組織或器官,為了確保其植入體內後能夠長期達到醫療效果,因此合成的高分子生醫材料必須要求下列性質:生物相容性、高機械性質、高穩定性及可滅菌等。而人工血管的機械性質要達到與天然血管順應性的匹配,且易於加工。
許多的研究顯示,若血管替代物具有開放性孔洞結構,可以快速增進組織向內生長,進而引導內皮细胞化,同時可藉由不同微孔結構來調整機械性質以達到與宿主的動脈血管順應性的匹配。
生物相容性包含組織相容性及血液相容性。
組織相容性是指在材料與鄰近組織之反應,材料本身不可釋放有毒物質,引起周圍組織病變,減少發炎及免疫反應的發生。
以人工血管來說,血液相容性尤其重要,以下幾點可看出是否具血液相容性:
1. 不可有嚴重的凝血或溶血反應
2. 不會對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造成破壞
3. 不會改變血漿中的蛋白質
4. 不會破壞酵素。
5. 生物穩定性也相當重要。人工血管植入體內後,不能有降解的情形,否則會有嚴重的情形發生,例如釋放有毒的單體
順應性
Baird和Abbott’s首先在1976年提出假說,移植的血管舆宿主(host)動脈周圍顺應性不同是有害的。
順應性主要是決定於宿主動脈與移植血管及其接合處。在血液動力學方面,順應性的不匹配會造成血液流動时阻抗增加,因而降低末稍灌流( distal perfusion),而形成亂流。這些會造成血拴及接合处肌肉内膜增生,進而造成移植血管的失敗,尤其是在一些小直徑的血管移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