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写年初计划的时候,我写了两条计划:做好口腔科普,和学好摄影。
看起来和做医生的本职工作,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每次剖析自己的内心,问自己在不可逆转的人生、精力有限的工作里,到底想做什么的时候,“用自己的所知,影响更多的人”这句话总会跳出来。
而把自己的医学知识转化成科普,让更多的人受益,就可以和这一点契合。
除了继续在公众号写文章、画漫画,今年我还想要做另一件事情——
去年,医院组织临床研究课题申报,面向所有医护人员征集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因为一直对口腔科普感兴趣,我申请了一个项目,计划做一个口腔科普微信小程序,要把口腔科普知识做成系列动画,让更多的患者了解、受益。
我把想法一梳理,兴致勃勃的提交了申请书,并且参加了几轮申报答辩。每次答辩,医院都会邀请很多行业重量级大牛来做点评嘉宾,我每一次都会有很多收获。
其中有一次,北京大学的张教授说:关于做小程序,我只给你一个建议:你做这个项目,不要一开始就想得很完美。先利用手头的资源做个1.0版本,后期再出2.0版本、3.0版本……想得越完美,计划越复杂,可能最终就做不下去了。
后来,我在一起学习的“战友”群里分享这段话,群主nata说,张教授说得很对——先完成,再迭代,聪明人都这样做事情。
“迭代”,这是我第一次认识这个词。
后来,在nata和群友们推荐下听了《得到》里的课程《梁宁·产品思维30讲》,我开始认真地思考我的项目该怎么用产品思维去设计。在一节课里,梁宁解释了“迭代”这个概念,也让我更加钦佩张教授的睿智和看事情的一针见血。
什么是“迭代”呢?
梁宁说:迭代,就是小步快跑,把最内核的部分先放出来,不断优化、小范围试错。
一开始计划得越复杂,实行起来越没重点,也增加了难度。
所以,我们最开始的1.0版本,并不需要特别复杂,只需要把最重要的点做强,就可以了。
关于迭代的一个特别好的例子,就是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微信。
现在,微信几乎是我们离不开的工具,但一开始的微信,并不是这么“万能”的。
微信在2011年1月最初发布的1.0版本中,只有四个功能:
1.导入通讯录;
2.发送信息;
3.发送图片;
4.设置头像和微信名。
也就是说,最初的微信,只是一个可以发免费“短信”和“彩信”的通讯工具。
到了2.0版本,微信才可以发语音。
3.0版本,出现了“摇一摇”。
3.5版本,出现了“扫描二维码”。
3.6版本,出现了“微信公众号”。
4.0版本,推出了“朋友圈”。
5.0版本,微信推出了“绑定银行卡”。
6.1版本,开始出现了“微信红包”。
现在这些已经习以为常、深入我们生活的功能,都是从无到有、一点一点迭代起来的。
微信,通过几百次的迭代,从一个小小的通讯工具,变成了社交平台,成长成了现在的移动商业帝国。
其实,我们现在身边的很多事物,都是迭代的产物。
就比如,翻开《蜡笔小新》的漫画,它的第一话,也是线条非常粗糙、故事很无聊的,跟后期丰富的题材、流畅的画功无法相提并论。
再比如,潘石屹的人像摄影,虽然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认为他拍得很业余,但和早期的作品相比,布光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感谢我的同事郝大夫推荐)。
所以,不要在一开始,就给自己定过高的目标。
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会焦虑不安?因为我们的现状和“理想中的自己”距离太远。所以,先把目标定一个可以伸手可及的高度,就可以工作得更踏实。
所以,我计划中的口腔科普小程序,一开始可能也是非常简陋的。可能只有几支自己制作的小动画、一些简单的图文。
但是,它一定要内容严谨,一定要围绕人们最关注的的问题展开。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华丽,只要内核有硬伤,就是一个坏产品。这样的坏产品,传播得越广,造成的误解和伤害可能就会越多。
所以,先从一个最简单、最普通但又保证严谨科学的小动画做起吧。
今年的第一季度,我会拍摄一段刷牙的教程、一段教你如何用牙线的视频;把这些简单而重要的护理方式画成漫画、排成视频、制作成三折页,赠送给每一位接受治疗的患者。
这就是我计划中的1.0版本。
让我们一起见证它的出现,和未来的迭代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