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跑步有什么用?又不是让孩子当短跑运动员,咱们先不讨论跑步,先说几个问题想一下
1. 让孩子吃的那么丰盛、营养干嘛?只要吃饱不就好了
2. 让孩子学习那么好干嘛?只要不掉队不就好了
3. 让孩子练习那么多兴趣班干嘛?只要能专一不就好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0955/34ab01dc57f56417.jpg)
看吧,有时候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别人都这样做,也就跟着一起做了,孩子具体需要什么,应该培养什么,哪方面的兴趣和上手更快一点,统统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呢,因为一直在观看“别人的孩子”
回到我们今天的话题,跑步是孩子从1岁左右慢慢会走开始就已经出现了形式,只不过这时候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跑,是走跑的混合体,在这个阶段观察孩子会发现他们“跑的姿态”是摇摇晃晃、两手臂打开、膝关节不会弯曲,特别容易摔倒。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0955/e37c0afbadcaab0c.jpg)
1
小敏是一个5岁的女孩,到现在还不会跑步,虽然我在儿童健身管理行业很多年了,但是还是没忍住一脸的惊讶,不能说见怪不怪了,难道家长都希望以后的孩子只要脑袋好使就行了嘛?
体测时特意做了一些跑的动作观察一下小敏的跑步动作,通过机器放慢4倍的速度,看出来根本不是不会跑步。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0955/ead0d4781c5ae503.jpg)
压根就是停留在1或2岁的跑步姿势,脚抬不起来、手臂向两侧打开、上半身先甩动起来、两脚向两侧打开。
其实这种情况跟她的家庭情况有很大的关系,爸爸妈妈要每天上班,爷爷也是公务员需要长期的出差,基本上一个月能在家两三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奶奶在教育孩子(声明:老人的教育不是不好,只不过时代不一样,他们的时代不适合孩子的时代)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0955/e52235ee8748d0e3.jpg)
从早晨买菜开始,要在孩子睡醒之前赶紧回来,为了给孩子准备饭菜,就需要孩子不要胡乱的奔跑,不要乱动,放在儿童床里,吃过饭能活动会,可是老人的精力和体力毕竟有限,直到晚上父母回来早还能下楼玩会,回来晚孩子都已经睡了,就这样一直到5岁。
其实这也是很多家庭的现状,不能说错,只能说老板给钱太少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0955/fa95d296c0069877.jpg)
然后面对小敏这样的情况,没有任何的好办法就是重新梳理跑步动作模式,让孩子重新学习,拿着教1岁孩子的方法和心态去教会小敏学习跑步。不仅是在课程训练上不断的矫正和练习动作,也给他们安排了“家庭作业”加强练习,接下来就看看“家庭作业”都有哪些吧:
1、“跑马圈地”
锻炼目的:跑步时的方向感
在楼下公园里面找一个操场或一块比较宽敞的地划定圆,让孩子沿着这个圆的外面跑动,并跟着孩子做游戏动作,就叫“跑马圈地”,刚开始时家长在前面引导孩子怎么绕着圈跑,然后再换成孩子在前面跑,划定开始位置(既是结束位置),家长和孩子的距离30~40公分即可。
开始之后追赶前面的人,如抓住就视为结束,被抓到的人就要接受惩罚(如:深蹲5个、跑一圈等),或前面的人跑完一圈,后面的人没有抓住前面的人,后面的人接受惩罚。
注意事项:
1. 地面一定要平整,无坑
2. 家长要适当的“作弊”,提高孩子的兴趣和锻炼欲望
3. 一定要在游戏中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4. 注意饮水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就要有喝一小口的水量
5. 反应孩子呼吸太快、调整休息,再继续
组数和时间:
20~30分/天,1~2次,休息时间:根据孩子反应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0955/bd09f1b49025db99.jpg)
2、“机器人总动员”
锻炼目的:反应能力和辨别方向
家长在楼下花园里面,按照地面砖的不同颜色,制定几个区域饿,让孩子在这几个区域的中间,当家长喊“机器人听指令,5号”,孩子就要快速的找到5号位置并跑过去。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让孩子闭眼,听指令之后睁开眼跑到指定地点。
注意事项:
1. 一定要确定好位置,或拿着粉笔标注好位置
2. 家长声音一定要洪亮(不用担心扰民,毕竟有限)
3. 不要随便更改指令,要更改也要让孩子熟悉
4. 注意饮水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就要喝一小口
5. 蒙眼时,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变化,以防摔倒
组数和时间:
20~30分/天,1~2次,休息时间:根据孩子的反应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0955/351e87cc69aec4f6.jpg)
3、“变速档位”
锻炼目的:提高孩子的走跑认识和区分
找一个直线距离的路面,让孩子沿着这条直线进行“变速换挡”一档走路,二档小跑,三档快速跑。孩子比较喜欢那个车型家长就按照那个车来说。然后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的转换角色,让孩子发号指令家长去模仿,互动很重要。
注意事项:
1. 一定要讲好方法
2. 孩子跑动时,一定要注意四周安全
3. 手臂要摆动起来
4. 注意饮水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就要喝一小口水
组数和时间:
20~30分/天,1~2次,休息时间:根据孩子反应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0955/9cba48868185ebc0.jpg)
4、“123木头人”
锻炼目的: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反应能力
让孩子在跑动的过程中做制定的动作,比如:单脚站、摸头、蹲下等,这时候的孩子还不足以跑的非常快,在做一些动作之前一定要给孩子说清楚这个动作怎么做的,家长和孩子互相换着角色进行。
注意事项:
1. 动作不要太复杂,一定先让孩子自己做一下看动作是否能完成
2. 指令尽量简短、清晰,孩子可以快速听清反应
3. 注意饮水时间,10分钟左右就要喝一小口水
4. 规定距离长度
组数和时间:
20~30分/天,1~2次,休息时间:2~3分钟/次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0955/3d72e4d02d55df3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0955/0c5dc30ebd7c916d.jpg)
在完成以上的“家庭作业”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的几点:
1. 让孩子放开跑,城市孩子在家里不能跑,楼下车辆多,很难让孩子发挥跑的能力
2. 跑动时告诉孩子“步伐大一点”
3. 有的孩子跑不起来就像“终结者”的体重一样特别沉、响,告诉孩子“落地轻一些”
4. 练习跑步动作,一定要变换不同的方向,让孩子左右侧肌肉发育均衡
5. 特别注意孩子饮水时间,孩子的体内各项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当孩子说口渴时,基本已经脱水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0955/d6b1131aa44402f1.jpg)
跑步不仅仅是跑步,更是人体大脑对身体精细控制的提升,外界环境会刺激大脑神经的发育,大脑又进一步反馈到肢体协调和动作模式上。也许以后不会当短跑运动员,可是跑步是人必然具备的生存技能,当面临危险时这就是自保的最好方式。
我是贺计划,一个在健身行业“摸爬滚打”八年的小白,每天分享儿童健身以及“成长发育”的那些事,希望了解更多实用小技巧,关注我每天学习一点,
毕竟
成长不易,且行且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