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调皮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问题:调皮学生怎么管
描述:没有想到吧,一年级学生也是非常调皮的,有个别男生非常活泼,女生也有很活泼的。那么如何才能在一年级刚开始带好一个班级呢?
搜集资料如下:
原因分析:如果学生不够清楚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与幼儿园各种活动课、优秀课之间的区别,又缺乏对教师指令的敬畏心,就会成为十分醒目的“不乖”学生,表现为真的经常“不听话”
解决办法:
1. 真的不懂“要遵守规则”
家里参与教养的人越多,且不同步,孩子出现“不听话”的可能就越大。可能在家里经常会遇到这个家长说“不可以”的事,另外一个家长却觉得“没关系”。天长日久,这些孩子或者以为大人的指令都是可以商量的、都有回旋的空间,或者不知道听谁的才是最正确的。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会故意突出我的“教师身份”。我会在他对指令拒不合作的时候反复地、温和地告诉他:“你现在是在学校里,不是在家里。学校里有各种规则,既为了保护大家的安全,也保证大家能好好学习。每个老师、每个小朋友都要遵守这些。我是你的老师,是帮助你学会遵守规则、长得更好的人。你得跟我学,学着去遵守各种规则。”让这些孩子慢慢地去建立一个概念:也许我还可以在家里不听大人的指令,但在学校里好像真的不可以,好像大家都要遵守老师说的规则的。
2.“不听话”的一种可能是真的听不懂教师的指令。教师要说一年级学生听得懂的话,而且是具体到“没有空子可钻”的话。小朋友们最喜欢试探各种边界,教师的一个指令发出来,很多学生第一反应不是去执行,而是不停问:“那这样做行不行?”
比如,关于上课的坐姿。教师们很习惯发布“上课要坐端正”这样的指令。但是总有学生“不听话”:有的孩子会时不时地站起来,有的孩子以“捡东西”为由经常离开椅子晃到教室课桌椅之间的过道里,还有的孩子会整个人下滑——下肢蹲在地上,后背躺在椅子上。即便他们留在座位上的时候,不是伸着脖子努力凑到前面一排的同学那里,就是转过身去对着后面的同学。“端正”是一个副词,也是一个虚词,有的孩子是真听不懂。他们觉得自己没在教室里到处乱晃就已经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比如,入学第一个月的活动课,带学生去操场自由活动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学生对方位没概念,对学校空间不熟悉,教师仅仅一句“别跑远”根本不能成为具体的指令。教师表达的“远”与学生理解的“远”不可能完成相同。很可能教师刚说“解散”,小朋友们就没影了,四散到操场边上的羽毛球场、篮球场、乒乓球馆、看台、司令台……都是有可能的。在整队的时候,把人找全都非常困难。
其实教师可以指令说得更具体一点。在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们玩一个游戏:“我来找找你们的小屁股在不在椅子上?”“我来找找你们的小手在不在桌子上?”这样的游戏听起来有趣,其实在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上课要坐端正。”
小结:在语言表达上一定要清楚、明确,要说让孩子能听懂的话。要帮助一年级的孩子树立规则意识,要在学习中去反复渗透,帮助学生养好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