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悠悠,载着一条刚刚用桐油养护过的木船,穿过石桥,一个转弯,不见了。我循着消失的方向望去,转弯过后的河流上一个长长的水花,由大及小,指向下一座石桥。河流下映衬的两旁陈旧灰色的墙面,逐渐清晰起来,大树的绿色匆匆的赶来加入,一起将街面店铺上的红灯笼一起拖下水,一个青布着装的大妈走下河桥,手里提着一个水桶。流水下面一副清新的景象侵入眼帘。
这是一个没有任何现代气息的小镇,陈述着江南水乡数几百年的生活日常。
一阵和风飘来,将小河旁的柳树枝条往一个方向拂去,像一位妙龄少女站在河桥旁,伸手将秀发向右侧挽起。我出神的迷恋于此,脚步轻敲地面的街石,没有任何目的和方向,心中空荡荡的轻松,漫步进入明清年代传承下来的居民生活中。
一条望不见边际的巷子,兀然出现,小巷仅一米宽,两旁10多米高的白色墙体由于岁月的侵蚀淡化成了灰色,将蓝色的天空划开仅剩下一个细细的长条,孤独的摆在高墙的上方,小巷空无一人,显得僻静乃至幽冷。
我走进这条深巷,让脚步声充满这个狭小的空间,让脚步声飘向我高中求学的深巷另一端。
对!这是我深深怀念的高中学校所在地--同里,家乡人民延续自己的勤劳和奋斗,在我离开后的仅十年时间,快速的完成了同里古镇5A景区打造,其中的退思园甚至载入世界遗产目录。
不自觉的,我的脚步声清亮起来。
每个行者的故乡都装满了故事,酸甜苦辣滋味俱全。还有很多行者不会回来,或者快速的过往一瞥,一个晚上一顿烧酒灌肠后,触景生情,惦念别情倾诉时声泪俱下,但是,无论怎样的宣泄都换不来心绪的安定,“载将离恨过江南”,一如飘向石街深巷的脚步声,能听出凌乱和不安。
历史翻着不同的面孔,盖不变的是我们对故土的依恋,一座小桥、一颗大树、一条河流、一隅深巷都是情结。强盛自然欣喜,贫穷不会抛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