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橙思】既然值得做的事情,就值得把它做好!
语音地址:橙子学院---红点链接
操作方法:进去后点击节目菜单,找到《橙子公开课|古典:碎片化时代的精进之道》
引言:
碎片化时代三种处理信息的方式:
1、直接砍掉,先判断来源,留下好的,其他的都不要。——对应时间管理中的:做减法。
—举例:删除所有的微信公众号,只剩两三个。
2、任由信息堆积,但有自己的一套信息搜索功能,用搜索的方式对抗这种碎片化。——对应时间管理的四象限,先分类好。
(推荐一本书,介绍gtd的 《搞定》(gtd的思想是无压,高效。将所有事情列在清单上,然后一条条去划掉他。)
—举例:订阅很多很多,只是按照自己的分类存放。但是不打开看,当搜索来用,需要时直接搜索关键字。
3、瞬间反应,打开,马上判断,立即执行:读或者删。因为收藏的东西可能永远都不会再读了。
—对应:要不要做,要就立即做,不要就彻底删除。
—举例:只订阅少量的,每次打开之后用两秒时间判断是否需要,需要则快速读完,不需要则永远不读。
正文:
主题:现在信息超载太多,如何筛选,如何避免接触过多的信息,如何将信息组合,构建系统才是最重要的。是今天晚上将聊到的。
现状:现在这个时代,想学习,直接买本书去读的方式已经过时,不是个好的选择,因为书太多了。
对策:有效的学习过程是:
第一步:情境
很多中国人多毛病:我们约自己的时间就愿意不断往后悔,约别人的时间,就会勇敢的拒绝。心里感觉自己没有别人比重要。
——对策:自己给自己约会,每天留一定的时间,这段时间是神圣不可改变的。
学习的第一步:不是找资料,而是给自己搭建一个好的环境: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同时还要留出足够的空间(网络空间也是一个空间)。(人的意志力是和环境直接相关的,不要忽视这一点)
举例:很多人去社群,买的是学习氛围,很多人去健身馆,他买的是运动的氛围)。
第二步:寻找合适的资源
第二步:不是该怎么读书,读文章,而是怎么找到适合读的书,文章和资料。
重点是:哪里可以获得信息。——关于搜索的部分。
切换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容易受打扰,被中断。
举例: 古典老师讲课和聊天的切换。
搜索方式的演变:不同的年龄,找信息渠道不同,以前找信息,靠记忆。现在找信息是靠搜索。
自己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假如要搜信息,你会从那些对方找到这些内容?
这个时代的的特点:需要到信息增量的地方讲课 ,不要去信息存量的地方。
原因是:
这个时代最新的信息产生都是在人的脑袋里,但是如果没有讲出来的话就没有人知道。
了解信息的几种方式比较:
——最快的是问这个人,特点:实时性好,有针对性,但是不系统。
——如果找不到人就关注、了解他做的事情。---特点:实时性好,有针对性,但是不系统。
——书上的信息都是相对晚一些的思想。特点:系统性好,但是实时性不好。
遇到问题时,找资料的策略和优先级是:人 事 网 书
1、上网,搜人、事,以及他们留在网上的痕迹。
2、看有人是否做过你打算做的类似事。
3、请人来推荐书。
一般情况下:英语资料比国内要新一些,英语好,最好看英文。第一手信息很重要。
第三:如何正确的打开一本书
古典老师看书的方法:
1,问专家,针对自己遇到的问题,建议读那些书。请他们帮忙开一个书单,
2,去豆瓣,亚马逊上看下所有的书评。从中可以筛选出一两本。
3,网上找些书的书摘和思维导图看看。
----前面三步做完的效果:这时候其实书的内容了解差不多,不关注细节的话,到这一步不读也是可以的。
4,然后开始读书:不要从第一页开始读,而是先读书的序。(作者自己写的序,不是推荐序),如果有跋的话,接着跋下吧。
5,然后看大纲,找自己感兴趣,想理解的的章节。
上面的每一步都是在做检索的过程,效率上更快,策略上:不建议一上来就从第一页开始读。
下面介绍了书的分类,书分为几种:
主食:用来填充知识的,获得新知、内容、概念。比如工具书之类的。
小吃:好玩的小东西,小而美的。天天吃主食也受不了,可以来点小吃。比如:漫画书。
汤:需要一些东西来润润自己。比如文学类的书。 (推荐一个书:看不见的城市)。
—汤不充饥,不刺激,但汤表达了一种趣味和人生状态。
— 经常喝汤会掏空自己。不能只喝汤,不吃主食的。
—推荐app 开眼——喝汤的一个不错方式。
套餐—满汉全席:系统的学习一些东西。以心理学为例:推荐了《心理学与生活》《 社会心理学》两本书籍。
总体建议是:主食要经常吃,偶尔也要喝点汤,吃的小吃,吃吃大餐。
第四步:两种不同的学习者
两种学习者:
焦虑型学习者,—-动机不是解决问题,他的动机是:大家都在看书,那么我不看不好吧?
由于每篇文章背后的背景,说法,时间点,方法论,观点都是不一样的,导致不系统的了解的话,很容易混乱、焦虑。
比如:把马云说的话,除去时间轴的话,是完全混乱的。
----焦虑型学习者的最大问题:他收获信息并不是再看的,而是在刷的,刷的问题在于你没法解决这个信息和下一个信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所以就会不断的切换。
比如很多公众号:不同的背景不同,观点不同,但是我们读过之后,反而会跟焦虑。
为什么焦虑型的学习者会越学越焦虑?
1、他没法预测下篇文章是什么.
2、每篇文章背景的逻辑、价值观、时间轴等信息,他统统都没有。
3、每进一篇文章,都会发现一个大牛,加上前面两个,会让你更焦虑。陷入恶性循环。
焦虑型学习者,追求的是新鲜感,容易钻牛角夹。
基于问题的学习 --- 追求问题的解决。
结合图片,基于问题的学习的好处:
1、自顶而上的学习,读的信息会越来越少
2、遇到的高山每次只有一个
3、每走一步都会更接近目标。
所以读书建议是主题学习,不能漫无目标的学习。
一个人放松下来之后,你就会发现慢慢慢遇见真正打动你内心的东西。
思考的深度 ----知识的金字塔:
数据是无意义的,信息才是有意义的。清晰的讲明了为什么信息不是知识。
数据:没有经过加工的原始素材。---单独的存在。
信息:对数据的加工,对你有意义的数据。 ----能解释问题。
知识:通过对一堆信息的梳理推导分析之后,能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预测未来,指导行动的信息。---能解决问题。
人的知识频道就那么多,如果一直都是只有信息,而没知识的话,就会变得越来越蠢。所以不管学习什么东西,能从信息中获得知识,用这个知识指导未来的生活,这个能力很重要。
智慧: ---能预测问题,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知识,但是知识后面只有落到你的身上,才可能变成了智慧。知识可能有很多,但是智慧可能只有一到两条。而且智慧也许不能从一个人身上迁移到另外的人身上。
学习的终极目标:
不是刷数据,不是仅仅记录个读书笔记,画个脑图之类的。是要掌握知识和智慧。
数据---》知识--》信息 ---》 智慧的演进关系:
前三个阶段:把书从厚读到薄的过程。后面两个阶段是:从薄到厚的过程。
第五步:输出倒逼输入
---能输出一本书,才能确定你输入了一本书。
写作的三个阶段:
积件式写作:对原始数据的 复制、粘贴等。
------策略:别想太多,跟对一个主题,就复制、粘贴就好了。
当有很多积件式写作的积累之后,就拥有了很多素材。你会慢慢发现这些素材之间可以拼接在一起。这个阶段知识在你脑海里不仅仅是记忆,开始相互链接了,自然就进入下一个阶段:
个性化改写: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加工和改造。文章的架构可以慢慢形成自己的模板和风格。
----一般到这个阶段,微信的日更都差不多了。
创造性写作:当有大量的个性化改写之后,你自然就会在你的板块与板块之间产生链接。产生全新的写法。这时候你的写作就是创造性写作。
只有你慢慢开始输出了,你才会发现你的所有输入都是没有浪费的。这时候就会形成一种输出--输入的正向循环。 ---特别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搭建起来。
回顾:
30天专注集中一个主题,集中学什么是最重要的,每天往前进步一点点,每天都有所输出,----这样才知道每天都是在搭建自己的金字塔。
所有的学习都不是为了做塔底,所有伟大的金字塔都是因为他有一个塔尖。所以我们要专注于某一个主题,持续的往上思考,才是学习的精髓。
不要被数字和时间太欺骗、太执着了。刚开始的时候可以靠数字和时间,但是慢慢的你要用拿到一手资料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慢慢的创建你自己的金字塔。
现场的互动提问:
问题1:不知道自己想要专注那个领域,怎么办?
人要专注的领域无非就那么三种:
1、把他搞的不行,愁的不行的领域。----不得不做的事情。让你陷入困境的缺点。
2、有巨大收益的事情,比如内容创业的大潮。
3、基于天赋的投入。
问题2:如何将信息转为知识,进而变成技能?
数据转为信息,只要记录下来,结构化整理就好,但是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过程是需要解决具体问题的。比如:会背九九乘法表是信息,会算两位数的乘法是知识。
问题3:毕业后怎么让自己静下心来学习呢?
分两种情况:
累到没法学习:回家之后什么也不想干,建议不要把学习时间放到晚上,可以早点睡,第 二天早上起来学习。
闲的没法学习:是因为你的危机感不够重,就是逼自己逼的不够狠。
---对策:把自己扔到一个更加危险的环境就可以了。少看些娱乐
问题4:读一本书,断断续续的读,那么笔记怎么做才有用?
原则:实用大于形式。笔记怎么做不重要,笔记有用才重要。不要在意形式,要关注使用和效果。
做笔记的目的:为了不用在重读那本书。
问题5:多久需要做一次规划。
每三年做一次规划比较好。年轻人2年
问题6:核心价值观是家庭,是不是在职业发展上就要少上心?
家庭需要经济保障,经济保障需要职业发展。在做权衡的时候可以把家庭放在首位,但是不意味到你要放松你的职业。因为你的好的社会关系得到尊重,也会让你的家人过的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