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大概我们读书的时候,人人都见证过绰号横飞吧。
我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推想别人的,反正我们班上几乎每个人都有绰号,而且不少人还不止一个。我就想,总不见得刚好爱取绰号的同学全都掉到我所在的班级来了,如此推想,大概大家也都类似吧。
先从我自己说起吧,我有一个绰号是“砖窑”,怎么来的呢?说起来,这绰号真是踏遍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那时候我们有篇课文叫《在烈日和暴雨下》,老舍的《骆驼祥子》节选,其中描写烈日下的炎热那一段,有这么一句“整个老城像一个烧透了的砖窑”,大家全体读课文时,读到这一句,就有好几个人望着我笑,我还莫名其妙,不知他们望着我笑什么,我又不是冒穿裤!
下课后,有同学就过来跟我说:老陈,你怎么像一个烧透了的砖窑呢。我这才明白,我姓陈,长相比较出老,大家平时都叫我老陈,没想到这称呼和“老城”谐了音,于是我就不劳而获地荣膺了“砖窑”这一光荣绰号。
有一回班主任老师听到同学叫我这个绰号,就提出批评,说大家不要乱取绰号,好好一个同学,怎么就成“砖窑”了,万一以后他成了“砖家”,名声顶风臭十里地,你们不是把他给毁了,又万一以后他成了“搬砖的”,岂不是要苦一辈子,到时候他心里过不得想,怪你们乌鸦嘴,给你们脑壳上来一窑砖,那可不蛮好补的。
于是我又回到了“老陈”的年代。可见丑也有丑的好处,比较容易激发别人的同情心。
我的同桌名叫周欣欣,大家一读到作文里“伟大祖国欣欣向荣”这一句,又会望着她笑,看到前面我的故事,你一定就不会奇怪了,大概你还会举一反三地认为,是不是她以后就被称呼为“周向荣”了?
这倒是没有,所以,人跟人不一样,长得好的人,一般对绰号的免疫力相对会强一些,所以莎士比亚的哥哥莎士比冠曾经曰过“好的长相对于绰号来说,是天然的疫苗。”
我信。
但是,事情总有例外,比如说,柴进有了丹书铁券,照样被高俅的堂弟丢到了井里。又比如,打了新冠疫苗,你能保证不再阳性吗?包括我在内,周围很多打了疫苗的人,后来还是阳过。
所以周欣欣同学后来也没有免俗,只不过,跟长得丑的相比,她的绰号长得漂亮一点而已。
她的绰号来自音乐课。
那天音乐老师教了一首歌《天上星星亮晶晶》:“天上星星亮晶晶,妹妹抬头数星星,一颗星,两颗星,数来数去数不清,伟大领袖毛主席,您是人民大救星。”
于是周欣欣的绰号顺理成章就成了“周星星”。这绰号跟主人一样,颜值相当扛打,天上的星星,惊喜不惊喜?标致不标致?
当然,那时候我们还不晓得,多年以后,香港出了一个大导演也叫周星星。否则周星星同学当年就会火得一蹋糊涂的。
不过周星星同学在我们班上,那绝对算得一个红人。她因为家里条件好,小时候吃了好多八多的灵泛得乐,所以人特别聪明,门门功课都好。选课代表的时候,老师伤透了脑筋,不晓得该让她当几个课代表,全让她干肯定不行,一则她没跟猴哥学过分身法,二是那时候比较提倡平均主义,不搞突出个人那一套,几个课代表自然要大家匀着用。
最后老师灵机一动,做了几个纸砣砣,让周星星抓阄,周星星一抓抓到了“数学”,所以她就成了数学课代表,大家都没意见,反正她摸到哪门功课都行,门门她都是第一。
我那时候人比较笨一点,成绩比较差,尤其是语文,最喜欢写白眼字了,比如说写个“数学课代表”,我常常写成“数学咳代表”,老师望哒我的眼神,有时候跟望哒一个砖窑的眼神也差不多了。那时候提倡“一帮一”“一对红”,所以老师就把周星星安排到与我同桌,就是一个先进带后进的意思。
所以抓阄这个事,有时候还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比如我满周岁的时候,我爹地摆了一炕的玩意儿让我抓,结果我抓起的是一张美女明星年历画,所以爹地说,这娃以后会有艳福。
这不,我就跟周星星同桌了嘛。
毕业后我就跟周星星失去了联系,听说她后来又有了一个绰号叫“段子手”,怎么来的呢,我并不确切知道,我猜测,可能跟我们街上的周带鱼有点关系,周带鱼是西长街卖剁鱼的,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晓得啥叫“卖剁鱼”了,那时候物质不丰富,鱼都买不到整的,剁成一段一段的卖。我觉得可能是周星星跟周带鱼是本家子,带鱼又是剁成了一截截“段子”来卖的,所以周星星就顺理成章成了“段子手”吧。
这是我胡乱猜测的,大家不必当真,你如果晓得这绰号的来历,来告诉我,我请你到头卡子工农兵粉店嗦粉。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87613/10bdd3af34b7bd9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