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思想的由来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是我国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对孔子的评价,高度肯定了孔子在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办学的人,这在我国教育史乃至整个世界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古代“四书”中的《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教学语录。《论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的课堂教学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除了“仁”、“礼”之外,“和”也是孔子的重要思想,在那个战乱纷争的时代,和平的日子才是人民想要的,“和”这目的,“礼”和“仁”都是达成“和”的手段。“和”之一字在《论语》著述中出现多次,例如礼之用,和为贵,又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中《论语》中又这样一则,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至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与父母,与领导,与朋友达到“和”的状态。
中国传统“和”文化源远流长,除了《论语》中体现了“和”的思想之外,其他著述中也大量存在“和”思想的痕迹。《国语·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与《管子》将和合并举,指出:“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都体现了和合的思想。所谓和合的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连起来讲,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
《中庸》中谈到不偏不倚,即为中庸,即折中调和的处事态度。道家推崇天人合一,形神共养,阴阳协调,统筹兼顾。我国古代也有许多关于“和”的成语,如:和实生物,和气生财等,心平气和等。这些都是和的历史渊源。“和”之思想未过时,“和”在现代的教育中仍具有积极意义。
二、教学中的“不和”现象——教学相伤
随着国内一次次的教育改革及社会各阶层对教育的重视,我国的教学有了比较长足的进步。提到教学,我们最先想到的一个词莫过于“教学相长”了,虽然我们希望教与学之间一直是这种和谐的关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教学中仍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现象。我们需要重视这些问题。其中就有教学相伤和教学无关。我们应该致力于实现教学相伤、教学无关向教学相长的过渡,达到教与学之间的和谐。
首先谈教学相伤,教学相伤顾名思义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伤害,当然这种伤害并不有意而为之。教与学的关系并不都是良性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冲突,这就是“不和”。在高考的制度下,选拔人才,学生就分为两种,一种是成绩相对较好的,能通过高考这架独木桥,成为大学生的。另一种就是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只有老师拼命的灌输他自身所知道的知识,学生拼命吸收教师所教援的知识。这里的知识仅仅只是知识,并不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大学就是一面照妖镜,学习环境相对自由、宽容。大一新生从高三高压高强度的被动学习,突然到了自由宽容的大学,他们想做的是玩,尽可能的释放自己的天性。课时很少,他们很少有人在大学初期就会做一个关于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这也是许多大一的学生在期末考试时挂科的原因,这就是一种教学相伤。有一部分学生在经历了大一的新奇于自由后,开始做规划。变之前初中、高中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才是教与学实现“和”的开始。在高考制度下,在过度重视升学率的压力下,通常情况下升学无望的学生只要在不妨碍课堂秩序的情况下,他们能学多少是多少。这类学生很可怜,他们在教师的存在感极低,永远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他们受到如此对待就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有的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的学生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他们可能会故意影响课堂的正常教学秩序,之后教师会严厉评价他们甚至于叫他们的家长到学校,学生感觉丢了面子,可能会更加破坏课堂秩序。教与学的不和愈演愈烈。我们要教学相长,不要教学相伤。把教学相伤转变为教学相长,“和”之一字尤为重要。
三、教学中的“不和”现象——教学无关
谈教学无关,教学无关顾名思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无甚关系。这一现象主要出现在大学中,举一个例子,在上课的时候,尤其是在上公共课时,教室大,学生多。上课时,讲台上教师在高谈阔论的讲,讲台下学生在“认真”看手机和其他方面的书,老师讲完之后,对于学生记不记笔记一概不管,不留课下作业,学生上这样的课毫无压力,等到下一节课这种情形会继续上演,既然如此,那么学校开始这样一门课还有什么意义呢?这只是其中一例,还有学生与教材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教学设备之间也存在种种无关的现象。这种教学无关现象也是教学不和谐的一种典型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教学相伤、教学无关的现象呢?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很多,其中肯定有很重要的一条,既没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体现在师生之间相互认知,情感亲密融洽,行为同意,友好默契,如果教师和学生能达到这种“和”的状态。教师就会成为好教师,学生也会成为好学生,教学相伤,教学无关也会向教学相长的方向改善。
四、教学中的“和”现象——教学相长
教学中有许多不和谐的现象,要把教学中不和谐的现象向和谐现象过渡,实现教学相伤、教学无关向教学相长的过渡。
谈教学相长,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其中是这样讲的: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兌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揭示了教育的作用,强调受教育者的个人学习实践。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领会到受教育对自己身心修养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调动受教育者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和“教学相长”反映了在教师与学生互动下,教与学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学记》之前孔子就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论断,这种思想为后来人们从师生可以相互学习的角度来理解教学相长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也有后来者对教学相长的思想进行了发展与继承,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问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提出师生各有长短,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王守仁提出“谏师”,他说“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苟吾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也就是说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要勇于向教师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是教学相长的好办法。教学相长思想除了在中国具有继承和发展外,西方的近代教育潮流也对教学相长思想注入了新的元素,陶行知先生把中国传统的教学相长思想与西方先进教育理论相结合,创造性的提出了“生活及教育”“社会及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一些列主张,为师生之间建立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关系奠定基础。
教与学在其运作过程中构成一对矛盾,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规定了教师必须起到主导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要终身学习,“在未来社会里,每一个人,尤其是未来的教师都将是终身学习者,是精神生活的富有者,他应有强健的自然生命力——学习的需要、信心和能力”。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运用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广泛兴趣,把尽可能多的知识教给学生,并注意发展他们学习的能力。学生尊重老师,努力把老师教给的知识消化,吸收掉并转化为自身的能力。总而言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促进,互相提高的过程。此过程是师生双方通过协商合作共同提高,也是责任共享,即师生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承担教学成败的结果,也是一种精神共享,即师生互相传递理解和感受同一种精神体验。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要依靠教师进行考核与评定,使学生获得矫正性的信息来完善自己的学习,其中包括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形成了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
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教师而言,教师的对学生的教要教在点子上,言之便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习,教会学生独立学习的方法。对学生而言便是利用教师教的方法努力实现自己的知识这个广阔的世界中畅游的梦想。“教学相长”是“教育工作关系的师生关系的原则。
教学相长是教学中最高的,也是最理想的状态,基本上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这应该是每位人民教师应该致力达到的状态。
网友评论